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只是当时已惘然

——读阿连小说《二爹的菜园子》

2024年01月07日 11:04:05 编辑:

□ 白军君

菜园子能“长”出一篇好的小说吗?那要看谁写。阿连就有这手段。

《二爹的菜园子》是阿连荣获赵树理文学奖长篇小说《一个人的哈达图》中的第五个章节,我单独拿出来说理由充足。一是《一个人的哈达图》由十四个章节构成,这些章节既独立成篇,又相互缠绕。我在说,阿连采用了套装设计来结构长篇。《二爹的菜园子》完整,小说要素齐全。二是在我看来,《二爹的菜园子》比较典型地代表了阿连的创作手法。我一向喜欢说“点”——“点”上说清楚了,“面”自然也就明白了。

我和四四,还有小伙伴们总是跑到后村的菜园子里去。

小说不枝不蔓,起手就切题,直接进入小说第一叙事空间。

在第一空间,阿连把后村的这片菜园子刻画的充满诗情画意,犹如童话一般美丽,篇幅占了整篇小说的三分之一。理论上说,如果一个短篇小说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写景,我敢说,这小说的结构比例出了大问题。这是一种畸形结构,是非常危险的,头部过大会造成小说失去平衡,重心不稳。还有,它会破坏小说内部的秩序。

问题来了。在第一空间,阿连真的只是单纯的写景吗?

你看,阿连她写了菜园子里种植的白菜、胡萝卜、蔓菁、蚕豆、小瓜。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拟人就是把物看成人。在阿连笔下,拟人修辞更多的是一种看待物像的态度。她悲悯。草木有心,花开花落,其实是一种生命的表达。蔬菜是二爹的“作品”,这里头包括了二爹的生活方式。

花朵们挤眉弄眼地笑,笑得前仰后合,勾肩搭背,东倒西歪。我曾无数次地停留在野外,身临这些场景。我确定,坚草也在笑,它收敛着锋利的边缘,笑得开心而哀伤。

是的,“开心而哀伤”正是这篇小说的情感基调,也正是二爹的人生。自然也是阿连的价值观。二爹是怎样一个人?一个穷困到娶不起老婆的光棍汉,一个小心谨慎的人,一个苦闷到只能和蔬菜为伍的人,一个以物易情(性)的偷情者。二爹在乱世中“开心而哀伤”的活着。开心是二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哀伤是因为穷困。

好小说是浑然一体的。要知道,菜园子不仅是二爹赖以生活的基础,还承载着二爹的情爱和精神,二爹用蔬菜去换回七莲。没有丰饶的菜园子,二爹和七莲就构不成人物关系。情爱和精神不好写,它很虚,很容易流于空洞。阿连能写好二爹,主要是阿连的菜园子写得好。菜园子为什么好?二爹在精心做务。菜园子的背后站着人。这样一来,菜园子就不再是单纯的景,还有人。我甚至于能看到二爹汗滴禾下土的场景。这就是小说的逻辑。

你说,这《二爹的菜园子》头部还大吗?一点儿也不大。

如果你懒得去分析文本。那么,你还有办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在第一空间结尾的地方,阿连写了“生生不息”“鸡鸣烟生”8个字。这八个字比金子还珍贵。有了这八个字,才能佐证阿连是好的作家。鸡鸣烟生是什么?是寻常日子,市井百态,鸡叫狗咬,是一日三餐。生生不息呢?是生命力坚韧,是自然轮回,是三生万物。你看,平平常常的8个字一出现,小说的意蕴一下子提升到生命哲理的高度了。小说第一空间也就不再是单纯写景,天生万物,生命永恒,全都有了。

“生生不息”“鸡鸣烟生”八个字像一根强劲的钢筋,艺术地把表面上看起来因头部大而面临坍塌的小说建筑硬铮铮地拉了回来。

小说就此进入第二空间:

母亲在我家的小园子里,压瓜条。

小说到了这里有一次跌宕,情节停了下来,形成一个静态的场景。这是必须的。目的是,通过二大娘和“我”母亲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补叙二爹的人生遭际。为后文蓄能。小说向前推进靠的正是能量。

“老府谷的命还行了。三条儿就二儿打了光棍。”

这句话是二大娘说的。她嘴里的二儿就是二爹。显然,二爹是光棍。

光棍最精彩的故事会是什么呢?自然是偷情,而且对方是已婚妇女。未婚那就是光明正大的谈恋爱。在集体化时代,偷情可能吗?换句话说,二爹偷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是可行?

阿连的小说设计的天衣无缝。

二爹偷情有时间。他一个人承包村里的菜园子,时间自由安排,身子活。空间上也没有任何问题,二爹不参加集体劳动,独来独往。最主要的是二爹还有更大的资本:蔬菜。在那个年代,饥饿是生活常态。七莲的压力是什么?食物。食和色一直是人类的普遍问题。阿连一上来就抓住了人的本质问题。这也是历代小说家热衷于书写的命题。阿连用童年视角规避了道德评判,这是高明的写法。阿连考察和关注的始终是二爹的命运遭际,她用菜园子呈现二爹的日子。

第二空间结尾处,阿连写了一件小事,“我”和伙伴们去偷萝卜,被二爹发现:

二爹把萝卜扔在我们面前:“女女家,不干个好事,拿上回哇,看你们那个嘴哇,干的,这几个给你们吃哇,以后可是不要啦,要不可真打断你们的腿了!”

我非常喜欢这个场景。它温情,在农村司空见惯。阿连一直在塑造二爹的性格,孤独,勤劳,现在还需要增加一条:善良。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了第二空间的蓄能,打底。小说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阿连在这里展示了她鸡贼的手法。她没有叙述过程,直接让“野马”撞墙。大事不好,人物出事了。二爹偷情败露被打到“鼻青脸肿”“伤痕累累”。如此残暴的血腥事件却被阿连轻而易举地安排在“水下”,一个童年视角和一次“母亲”的唠叨式陈述使小说变得异常简洁,文本身轻如燕。

二爹被打是这篇小说最核心的事件,也是小说的高潮。可是,施暴者——如此重要的人物一直没有露面。这是极高明的写法。在技术层面,这种写法堪比维纳斯雕塑,把重要人物之间的冲突场景故意略掉“留白”,从而获得一种匪夷所思的艺术效果。饶是这样,《二爹的菜园子》完成度还是很高。一次非常要紧的,甚至要命的冲突,阿连依仗由次要人物“母亲”和主要人物二爹直接建立关系而完成重要人物二爹和重要人物七莲丈夫之间的人物关系。仅凭这一笔含蓄的写作技术,阿连也算得上是一流的作家。这一笔处理的实在是好,好到妙不可言。

在这个空间,阿连写法别致,小说的情绪上扬和下抑同时发生。偷情败露和惨遭殴打同时出现。我们有一千条理由相信,二爹挨打是因为被抓了现行,所谓捉奸在床。

他躺在那盘小炕上,睡着了,呼呼的粗气夹杂着小声的呻吟。

他的脸确实又青又肿,腿要抬起来的时候,就很困难,能感觉到他很疼的样子。

一夜之间,二爹从菜园子里的王,转入命运的低谷。小说有它自身的逻辑。当贫穷这片时代性乌云笼罩在哈达图村民二爹的头上时,二爹今天的光景就是宿命。“(娶个老婆)有那么简单,谁还想打光棍呢?”这是二爹对“我”母亲说的无奈话,也就是说,二爹从一开始,就知道今天这样一种结局。但是,因为贫穷,娶不起老婆,而烟火人间又促使二爹神差鬼使去偷情。二爹心里明白偷情的后果,但他放任这凄惨后果的发生,这是令人动容的,也叫人心酸。这里面包含了生命意义和社会问题。当一个勤劳、善良的人通过自己的劳作无法实现属于人的正常需要的时候,当他的基本的心理、生理需要无法满足的时候。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社会一定出了问题。什么是批判现实主义?《二爹的菜园子》就是。但是,这还不是阿连书写的重点,她没有让小说的主旨向社会批判方向走,她选择了人性,选择了爱恨情仇。这个不得了。

母亲走的时候,二爹低低地说:“嫂子,七莲不知道怎么样了,你替我看看去吧!”

在这篇凄凉的小说中,这句话就是一抹光亮,照亮和温暖了全篇。它写出了人性之美,和人间值得。一个因偷情败露惨遭毒打的光棍汉心里依旧关心着对方,深爱着对方。这也许就是授奖词中所说的“闪耀着纯净的人性光芒,世界亦仿佛回到原始的美好”吧?

阿连到底是手狠的作家,她不依不饶,加大力度,让人性的光亮灼伤我们:

昨天我在野外还看到七莲,她在拔猪草。好好的人,为什么要去看?

这一笔写的太狠了,看得叫人后怕。有多少深邃的东西隐藏在其中啊!

好的作家往往下手很重。比如《红楼梦》,贾宝玉含玉落草,最终出家,由一僧一道伴随,在冰天雪地遥遥地向贾政拜别。这样的情节设计真是叫人心生怔忡,灰心绝望。这种阅读心境正是因为曹老师下手畸重。

往大说,《二爹的菜园子》乃至整部《一个人的哈达图》写的是逝去,由青春生命的挽歌和烟火生间的赞歌两个主旨构成。

菜园子依然在,夏天时,依然绿意葱茏。可是,不知为什么,我再也没有听到小昆虫与植物的对话,我不知道是自己退化了,还是我真是做了关于植物的梦。无论如何,我觉得植物们和我不亲了,我很是伤心。

我无数次,想起这个画面,那是一个休止符,休止了一个时代,开启着另一个时代。

离开就是离开,很简单的道理,在打下这些字的时候,我终于明白。

我抄录的第一段摘录自《二爹的菜园子》的结尾。后两段摘抄自《一个人的哈达图》的结尾。这两组段落蕴含的情感信息惊人的一致,是眷恋,是失去之后的哀挽和追悼。我们通读《一个人的哈达图》,包括里边的任何一个篇章,都有一种浓郁的悲凉意味,这其实是由忆昔感今的追忆性文本决定的。这种书写方式很有根基,安史之乱后,“忆昔”不断出现在杜甫的诗作中。失落、追忆、乐园一脉相承。《红楼梦》更是把这个主旨写到了极致。

可以说,二爹偷情挨打是小说的一大转折,自此,小说进入了低谷。二爹的命运已是“伤痕累累”“呼呼的粗气夹杂着小声的呻吟”。阿连没有就此罢手,她继续把人物往绝路上写,让二爹毫无立足之地,她让我们读出锥心的悲凉。于是,冬天来了,菜地空了,二爹望着空地,一动不动。贫困处境中,落魄的二爹形象栩栩如生。二爹昔日蔬菜王者的气象荡然无存。二爹先失情爱,再失他赖以生活的蔬菜,一败再败。小说之境一片荒凉。小说写到这里可不可以结尾呢?完全可以,没有一点儿问题,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脉络。二爹已经失去了翠绿茂盛的蔬菜,成了光杆司令。但是,阿连依旧没有停下来,她要赶尽杀绝,阿连写作真是出色。她让七莲家搬走了,回了老家。让菜园子包给了另外一家人,我们关心的二爹给蒙人放了羊,以后很少见到。

阿连心硬,她安排二爹失去了整个菜园子,这是斩草除根的做法啊。所谓人间烟火不过就是喜怒悲欢、离合聚散,最终落了个人非物换。留给我们的是回首前尘的无限感悼,还有美好幻灭的不尽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