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旅游

玄中寺及其传说

□ 常捍江

2024年01月13日 09:54:42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玄中寺,也叫石壁寺、永宁寺,位于交城县城西北方向石壁谷深处。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创建,承明元年建成(公元476年),距今1500多年历史。

佛教净土宗祖庭

石壁谷深处,四面环山,林海苍茫,鸽翔鸠鸣,松柏之气氤氲。更有悬崖峭壁,刀劈斧砍一般,直上直下,素有“壁立千仞,直插霄汉”之说。站在石壁谷周遭任意一个山顶,俯瞰下去,石壁谷宛如一只硕大钵盂,被一只巨大佛手托着。钵盂内,靠北壁,红墙碧瓦,宛若众多珍宝集聚。紫气祥云,袅袅婷婷,绕众多珍宝飘摇回旋。众多珍宝最南端是天王殿。门首匾额:净土古刹。

北魏、隋、唐间,高僧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在玄中寺修持立说,弘传净土教义,确立了佛教净土宗。由此,玄中寺被尊为净土宗祖庭。民国六年,日本净土宗僧人常盘大定来华“踏查佛迹”,寻访到净土宗祖庭玄中寺,回国后,把喜讯传达给日本净土宗众弟子。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临寺中礼谒高僧,“便解众宝名珍,供养启愿玉衣”为文德皇后祈愿除病,御书“石壁永宁寺”。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诗仙李白祥云野鹤一般游访晋地,游访到交城玄中寺,入“石槽沟”、登“天梯”,遥望 “龙首峰”、“唐王峰”,被玄中寺瑰丽、奇伟,壮观之景象震撼,题“壮观”二字于玄中寺北端石壁之上。

玄中寺不仅景观瑰丽,奇伟,更有传说瑰丽、奇绝,让交城人深感骄傲。比如“鲁班爷助修玄中寺”“贪心客命丧甘露潭”等等。

鲁班爷助修玄中寺

相传,北魏时期,孝文皇帝择定吉日,在石壁谷建造玄中寺,工匠,僧人,暂住工棚,都在工地上搬石运土,繁忙至极。一天,一位白胡子老翁来到工地,自称帮木工做事,带一柄斧头,专捡其他木工丢弃不用的碎小木材砍削,砍削成大小不一的众多木楔。一位领头建造玄中寺的“纠首”(当今称工头),觉得这位白胡子老翁是来混饭吃,呵斥说,“呔,想混饭吃,到别处去!”白胡子老翁微微淡笑说:“闲时做下忙时用,你往后看。”老方丈赶来阻止“纠首”说:“偌大工地,哪里缺老丈一碗粥,阿弥陀佛。”安抚白胡子老翁继续砍削木楔。

某日,夜深人静,白胡子老翁找方丈辞行说:“我要走了,所做木楔,定要保管好,不久定有用处。”老方丈欲挽留老翁,老翁坚辞。老方丈追随出门,只觉一缕烟气从眼前悄然飞升,夜色茫茫,四顾,已不见老翁去向。老方丈心底暗自骇异。

不几日,立木上梁,柁架却久久铺摆不平稳。老方丈想起白胡子老翁辞行时说过的话,便让人拿过一个木楔来试用,结果,柁架立刻稳当了。随后,所有起架上梁,立柱上门,都要用到白胡子老翁留下的木楔,都是打进去木楔,梁架、木柱就平稳规整了。玄中寺建造完工,木楔一个不多,一个不少,都配上用场。是夜,方丈在工棚里打坐,见一金身佛面小童兀立面前,声色俱厉说:“鲁班爷助尔造寺,其功德不可片刻相忘!”说罢,即逝。月色正好,清辉经门缝泄入,工棚内一片寂然。方丈连忙出门对月叩拜。自此,当地僧俗才明白:白胡子老翁,是鲁班爷化身。

贪心客命丧甘露潭

玄中寺西南谷底,有一深水潭,因潭水甜润,得名甘露潭。相传,潭底有海眼通天河,潭水由天河水汇聚而成。潭底有一只金蛤蟆,惩恶扬善,身形可聚可散,能大能小。大时,遮天蔽日,隐入云端,金光洒满大地,护佑寺院。小时,隐入潭底石缝或水草间,储蓄能量,以备再用。

某日,一位客商来玄中寺拜佛,尾随寺中一位挑水小和尚到潭边,把一只金元宝塞进小和尚怀中,再塞进小和尚怀中五面彩色小旗,手执一只小瓦罐和小和尚耳语说,我要带上这只小瓦罐下潭会一会金蛤蟆,等我下水后,你按红、黄、蓝、白、黑这个顺序,把小旗一面接一面送到我手里。眼见小和尚点头应允,客商才下水。一时,甘露潭水面微波泛涌,潭底闷雷声震,水面伸出一只簸箕大手,小和尚战战兢兢,递过去一面小红旗,簸箕大手马上缩回潭底,潭底雷声轰响连连,甘露潭水面起伏摇荡。簸箕大手再次伸出水面,已通体黑透,往外渗血。第五次伸出水面时,大黑手黑森森似一面面目狰狞的峭壁,整个水面被覆盖,整个潭水被染黑。小和尚受惊吓,昏死潭边,小黑旗被扔出老远。只听见潭底雷声剧烈,震天动地,一道金光从潭底喷射而出,金光顶端,托举一团黑气,直扑就近山梁,山梁顶天崩地裂一声巨响。片刻之后归于宁静,山梁变千仞石壁,潭水遂又清澈见底,那位客商不见踪影。一只金蛤蟆飞跃出潭,呱,呱,连叫数声,化作一道七色彩虹,飞往天际。只留在潭边一块巨石,状如蛤蟆,人称蛤蟆石。从此,凡心地善良正直之人,捡小石轻叩蛤蟆石,就会呱呱鸣叫。

传说美丽,风景静好,历史长河静静流淌。交城玄中寺始终光彩照人地屹立在历史长河中,永久展现着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