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励志的力作 生命的壮歌

——话剧《亲爱的依米花》观后感

2024年01月27日 10:06:10 编辑:成柏

话剧《亲爱的依米花》剧照。

□ 刘补明

“永远记得,你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你很重要,你是被爱着的。”话剧《亲爱的依米花》是在这样的背景字幕中拉开帷幕的。选择观看《亲爱的依米花》,就注定是选择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感动,选择了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以及关于人间真爱的全新体验。

现实故事成就矛盾冲突

在我看来,戏剧的核心就是冲突,制造冲突是需要有精彩的故事来支撑的。《亲爱的依米花》是很会讲故事的。烨烨、小航、楠楠、管管,包括谢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家庭背景不同,残疾情形不同,个人喜好与内心感受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演绎出各具特色的故事蓝本。

10岁的烨烨,由于先天视觉障碍,听力异于常人。父母常带他去田间劳作,使得他和田间的小动物们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互动。他可以凭借声音,便能分辨出每一只流浪猫的不同。父母为他规划的人生路线是学习盲人按摩,能够自食其力。可烨烨却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借助自己对声音特殊的敏感度,尝试着去做一名歌唱家,站在舞台上一展歌喉,穿云破雾。

小航,一个16岁的大男孩,3岁时因患有严重脑瘫,父母四处寻医问药无果,这让他深感命运的不公。从此,内心封闭、沉默寡言,遇到生活中的许多不便时,不敢也不想主动和父母交流,加之同龄人中朋友极少,内心充满彷徨与挣扎。

29岁的管管,与先天残障的少年相比,有着不同的经历,正值学业有成、踌躇满志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时候,从天而降的一场车祸击碎了她的所有梦想。从此,她必须直面的是双腿残疾,轮椅相伴。要知道,她可曾是知名大学的高材生,有着非常得意的人生前程。对于得而复失的精彩,她感到无比的痛心和迷茫,曾一度想把自己封闭起来。

编剧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不只注重写出这些独立存在故事的韵味,更注重写出这些故事之间的相互关联与交叉,编织出一幅彼此呼应、错综复杂的情节关系网。剧中主要人物,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却又有着共同的特质即对艺术的极度渴望与热切追求,以至于他们能够共处于艺术的同一片蓝天之下,彼此成全,共同进步。烨烨、小航、楠楠……他们或唱歌、或跳舞、或吹奏,一起参加艺术汇报演出。管管则是这场晚会的主持人,他与每个演员一起,形成了良好的艺术互动,创作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典。

《亲爱的依米花》写冲突,不仅写出这些残障人与环境的冲突,与家庭的冲突,也写出了他们自己内心的冲突。以烨烨为例,他的内心站立着两个自我,一个自我,自信阳光,对未来充满憧憬,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人生选择。另一个自我,内心焦虑,惧怕失败,举棋不定。这些极其符合人性特点的叙述,真实地再现了生活的场景,还原了生活的本真,自然而真切地走进了每个观众的内心深处,产生了情绪的共鸣。

鲜活人物承载大爱主题

话剧《亲爱的依米花》绝没有只是停留在编好这些故事,写好这些冲突上面,更重要的是,编剧苦心孤诣地去为这些残障人士搭建了走出阴霾、通向彼岸的桥梁与支柱。基于这样的原因,社会人文环境、家庭学校教育的支撑,就显得至关重要。

对于个体而言,无论如何,残障是不幸的。但因为有了父母加倍的关爱,学校格外的关注,社会尽力的关怀,他们又显得分外的幸运。

《亲爱的依米花》为我们展示出一幅盛世背景下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处、特殊群体向阳而生的美好画卷。

我们有时候会发问,怎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亲爱的依米花》用生动而有代表性的事例,回答了这一拷问。“永远记得,你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你很重要,你是被爱着的。”作为高品位的戏剧,绝不会把这样的主题抽象化、概念化与格式化,塞给观众,而是用故事来演绎道理,用形象来承载主题。

谢明,这样一位布满阳光、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走近了这些残障人士的生活,也走进了每一个观众的内心。作为一位残联工作者,理所当然地成为连接社会与残障人士的纽带,他甚至顾不得理顺自己的生活,抚平自己内心的伤痛,便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为残障人士传递能量,排忧解难的责任与使命,并为他们量身定衣,做发展规划,做艺术指导,策划组织汇报演出。更重要的是,他把政府的关怀及时传递到每一个个体身上,解决他们的难题,充实他们的体验,复苏他们的情感,温暖他们的内心,丰盈他们的人生。可谓马不停蹄,用尽苦心。在谢明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担当,看到了国家扶助弱势群体事业的决心。

多样手法装点戏剧效果

《亲爱的依米花》的演员,没有一个是专业的,除助演外,选用的是自然残障人本色出演。用自己来表演剧中角色,更增加了真实感与可信度。虽显稚嫩,却原汁原味。

传统意义上的话剧,是以人物对白为主,展开故事情节。《亲爱的依米花》在此基础上,将歌唱、舞蹈、吹奏等多种艺术元素自然融进了话剧之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烨烨的歌唱,童声纯正,悠扬悦耳;楠楠的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感好;小航的吹奏,笛声婉转,和专业艺术相比,虽不够纯熟老道,但正好表达了自然演员的本真。

剧名中的“依米花”的来历,是通过楠楠转述妈妈的讲述来呈现的:“传说中有一种花,叫依米花,它长在很严峻的环境里,为了开花,通常要用五年时间扎根,一点点积累养分,直到第六年才吐出花蕊。然后她会开出这世上绝无仅有的最美丽的花。”剧本作者,用花传情,以花喻人,寄深刻的道理于形象的比喻之中,用来激励处在豆蔻年华却又前行受阻的孩子们,非常恰当。

不能不提的是贯穿全剧始终的大橘猫的形象,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角色。大橘猫憨态可掬,又灵性十足,它不仅出现在人物活动的真实空间里,也出现在梦境中,可谓形影相随,相亲相知。橘猫拟人态,通人性,甚至说人话,代表了守护、关爱与希望。有了大橘猫的陪伴,人物的内心不再空洞孤独,遇阻的生活不再干瘪乏味。

在角色塑造方面,话剧不只是在传声塑形,更注重走心传神。用笔不多,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这些人物,不是剧场上的过客,而是生活中的主人,细心的观众分明能感受得到他们的心跳与律动。

这是第十场里的一段经典台词:

楠楠:有那么一刻我听不见了,但我发现音乐不是用耳朵听的,音乐是用心的,我不再害怕了!

小航:虽然我走得很慢,但我们能走多远不在于你走得多快,而在于你是不是一直走,不放弃!就算再多人说我不行,我也相信我一定可以做到!

烨烨:看世界不一定只能用眼睛,我可以用心看世界,那里一样很丰富,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因为你们,我的世界里开满了鲜花。

孩子们的内心独白中,我们仿佛听到了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拔节声,其台词的表现力、穿透力与生命力,窥见一斑。

话剧《亲爱的依米花》,还巧妙地将山西传统文化元素渗透进来,使得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地域特色。

站到基础教育工作的角度上,《亲爱的依米花》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首先推崇的是教化功能。全剧向社会传递出崭新的残健共融的理念,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

当今教育,由于多种原因,孩子们当中,还普遍存在着意志不够坚定,追求不能坚持,受挫能力较差等情形。他们渴望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渴望成功,渴望顺风顺水地达成既定目标,而对突发事件,缺乏应对准备。但遇变故,便束手无策。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思考与理解,还停留在浅表层次。毫不夸张地讲,《亲爱的依米花》给健全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励志课,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就在身边,就是接受教育的最好教材。之所以岁月静好,是因为多少人负重前行。这在提醒身心健康的孩子们,一定要珍爱生命,珍惜当下,敢于担当,勇于接受挑战。

其次是美育功能。一出话剧,可谓美轮美奂。从文学脚本,到舞台效果,借助故事讲述、歌舞展示、情景演绎等艺术手法,集大美于一身,成为一场完美的视觉听觉盛宴,让观众尽享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