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解
□ 梁镇川
自強不息,这个成语出自《易经》首卦——乾卦的象辞:“天行健 ,君子以自彊(强)不息。”彊,音、义同强,力大,跟弱相对。
这句象辞的意思是,天道不停地运行,从不休止,刚健有力。君子应该体悟、效法天的伟大功能,自立自强,永不停止地努力追求。
孔子释义说,天之运行,一日一周,从不停息,何其健!人得天理,未始不健,然有私欲杂其间就不可能坚持到底。去私欲,去私念,才会自強不息。
宋代朱熹释义说,天行不息,会使人受到鼓舞,使人自强不息。“自”字最妙,言强是自己的,发自内身的,非造作的。这也是要求人们至诚不息。
自强不息,这个成语,虽然明白如话,很好理解,但要做到却是不易。
首先要体悟、效法天体运行不息的伟大功能。不论白天黑夜,不管阴晴雨雪,不分春夏秋冬,时时运转不息。且日月星辰,云行雨施,电闪雷鸣,霞光霓虹,等等等等,威力无穷,壮观无比,令人振奋!尽管如此刚健伟力,人类难以企及,无可比拟,但君子应该体悟其精神,效法其壮丽,感受其威力,从中受到启发、鼓舞,奋力追求不已。
二要“自强”。自,即自身;强,即强健,在自身内在的修为上下功夫。诸如道德品质、学问知识、技艺功力、办事能力、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等等,都要修养修为,自强其身。其中的关键在于守初心,去杂念,诫私欲,追求不已。
三要“不息”。不息者,不停顿、不间断,一以贯之,以至诚之决心,坚持到底也。俗话说,不怕慢,只怕站。天天坚持修为,日见其增,日见其进,日见其丰,日见其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有所进步,日久必见其功。
自强不息,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为人处事、养家糊口、服务民众、建功立业的起码要求。固然,人分三六九等,身分尊卑贵贱,能力有大有小,但“自强”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强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勉力为之。只要持之以恒,自强不息,人生就会有建树,对社会、民众,就会有贡献。
这正是:
自强不息仅四字,
终身坚持力修之。
水滴石穿针挑土,
修齐治平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