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锦绣中国年

时和年丰

2024年02月21日 10:41:52 编辑: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我市农村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了一幅时和年丰、民安物阜的幸福画卷。乡村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也为广大乡村居民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开足马力,与时俱进,通过一张张朴实的照片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记录乡村的蓬勃发展和繁荣昌盛,奏响乡村振兴的壮丽乐章,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者

穰穰

“酸果子”变身“金豆子”

□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小宇

冬日时节,走进岚县界河口镇的沙棘产业示范基地,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沙棘果挂满枝头,与初冬暖阳交相呼应,形成一幅醉人的冬日胜景。

山野间,农户们穿梭在沙棘林里采摘、品尝,小小沙棘果成为农户们致富的新希望。“沙棘是个传家宝,不仅能把环境搞,还能带着产业火。以前荒山不养人,现在满山金豆子。”河口镇东口子村村民王新平边剪边说,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该镇副镇长郑二小告诉记者:“沙棘苗不仅有防风固沙、荒原增绿的生态效益,而且它全身都是宝,果可制沙棘油、饮料,叶可做茶,枝可制板材,村民可谓是吃上了生态饭。”特别是通过沙棘产业示范种植基地创建后,沙棘产量大幅提高,经测算,目前沙棘亩产量较去年提高了20%。随着产量的提高,沙棘产业带动农户增收作用明显增强,今年摘务工收入、全镇稳定脱贫户、监测户实现年增收达60万元,同时一般农户实现年增收30万元,沙棘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沙棘汁是山西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饮品,每逢过节,就是消费旺季。”在山西秀容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随着机器的轰鸣,在厂房生产流水线上,新鲜的沙棘饮品依次通过杀菌、灌装、包装后进入仓库,随后被运往各地。如今,东口子村建起了沙棘冷库,引进沙棘制品公司,形成一条“种植—管护—采摘—加工—销售”产业链。“这一项可实现产值1.5亿元,解决周边村200多人就业,带动460余人稳定增收,让社员们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郑二小细数着产业链的好处。

一二三产要融合,沙棘产业为主导。规范提升闯新路,绿水青山宝中宝。近年来,界河口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村党支部引领、支部书记牵头、党员和村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培育引进了山西秀容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形成了“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发展壮大沙棘产业,带动周边629户脱贫户1858人实现稳定持续增收。

满家

大棚里结出“钱串串”

□ 文/图 本报记者 韩笑

深冬时节,寒风瑟瑟。驱车前往方山县圪洞镇庄上村,平坦宽敞的村道、排列整齐的路灯、风格统一的院墙、精心布置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任全喜连连点赞:“自打2008年水库移民搬到这以后,村里的环境好了,生活更加舒心了。这不过年了,大家伙儿正在这张罗着挂灯笼呢。”村委旁的小广场前堆满了大红灯笼,村民们正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好不热闹。

沿着村道往任全喜承包的春秋大棚走去,只见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银白色的塑料大棚在阳光的映衬下闪烁着亮光。走进去看,一排排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葫芦正摆在棚内阴干。“现在还不到种西红柿的时候,我就想着在棚里晾晒点葫芦,也算是一举两得了。可别看这葫芦小,像这种品相好的一个能卖到二百多块钱呢。”说话间,任全喜拿起一个葫芦兴致勃勃地和记者聊了起来。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庄上村坚持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由村集体出资修建了24个春秋大棚,积极鼓励、引导本村村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

得知这个消息后,“与菜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任全喜第一时间便租下了两个大棚。“别的不敢说,要说种地那咱可是一把好手,我种的西红柿和豆角根本不愁卖,光去年一年就卖了小两万块钱呢。”谈起蔬菜大棚的收入,任全喜嘴角掩不住的笑意。

在庄上村,和任全喜一样靠着种植大棚蔬菜致富增收的不在少数。离任全喜的大棚不远处,村民老高正在自家承包的棚里忙得不亦乐乎。“自打村里有了这个大棚,我也不用去外地打工了,在家门口种地也能挣到钱嘞。”老高笑着告诉记者,这几天他正在棚里松土、铺膜,准备接下来开展大规模的育苗作业,争取有个好收成。

“一个大棚一年租金五百块钱,光是卖西红柿和豆角一年就能有近两万元的收入,今年我计划再种点芦笋,收入应该还能再涨不少,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谈及新年计划,任全喜充满信心。

民安

“福娃”盼福又盼喜

□ 文/图 本报记者 康桂芳

春节在即,在方山县圪洞镇潘家坂村村民刘栓全家中,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南盼盼正和刘栓全还有婆姨白小梅唠家常:“快过年了再入户走走看看村民有啥需求,咱能解决的尽量在年前给办了!”南盼盼说。

“有你这个大‘福娃’在!我们过年不发愁!”当听到南书记说到年前还要给村民发白面发大米,刘栓全笑得合不拢嘴。

被村民热情地称为“福娃”的南盼盼早在吕梁市乡村振兴帮扶一线有了名气,她坚持带娃下乡的事迹感动着无数人,她扎根基层帮扶工作得到了潘家坂村村民们高度认可。

2021年初,南盼盼所在单位吕梁市疾控中心选派驻村干部,她想都没想,就报了名。“你一个年轻女人还带着一个娃娃和婆婆,能干得了啥事儿?”刚来潘家坂村的南盼盼,村民的不信任对她算得上是当头一击,再加之因语言不通,与村民交流不便,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但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做出一点成绩来。

在简单地安顿好家人后,她坚持入户走访,一天接一天,一户接一户。还要哺乳娃,怎么办?为了把工作做好,她干脆带着婆婆和娃一起入户走访。短短两个月,村里人亲眼看到了这个女人的不易和坚韧。

如今,南盼盼已经成为潘家坂村的“百事通”,谁家得病了,谁家孩子读书,谁家收入多少,谁家是监测户谁家是脱贫户,她了如指掌。记者来到南盼盼居住的出租房内,卧室和客厅内散放着花花绿绿的药品和小孩玩具。女儿见到回家的南盼盼,紧紧地抱着她不撒手。

整日忙于工作,让南盼盼在孩子的成长上忽略很多。“我更对不起孩子。”她说,虽然想多抽出点时间陪陪孩子,但事情实在太多。两年了,她没教孩子认过一个字,也没有几次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自从结婚,南盼盼和丈夫团聚的时间少之又少,说到今年新的愿望,她抱着孩子,扭过头看着窗外笑着说:“去年一年过得非常充实!我们也圆满完成了国考任务,希望等老公回来一同回老家过个团圆年,当然眼下更希望全村的父老乡亲能过个幸福年!”

物阜

“下栅宝”编织幸福链

□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洋

孝义市下栅乡历史悠久,尤其以制陶业远近闻名,“下栅的宝来了”这句叫卖声曾经响彻汾平介孝的村街巷尾。而除了陶瓷以外,当地还有白酒、核桃、小米、白面等品质优良的农特产品。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如何让这些农特优产品“出圈”,让更多的人知道?为此,当地探索了很多的办法。

“下栅宝”公用品牌是下栅乡党委、政府立足各个村资源禀赋,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布局,结合乡村振兴、“特”“优”农业发展等重大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下栅宝”品牌的成功上线,让下栅乡在品牌建设及电商产品研发方面实现了新的飞跃。

“下栅乡农业种植历史悠久,农产品种类繁多,注册了下栅宝公用品牌之后。各村可以免费利用下栅宝公用品牌,推广农业产品,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资源零散的局面,以专业经营主体带村抱团发展,整合资源集中打造特色品牌,这样村集体会得到更多的收益,农户可以获得更大的实惠。”下栅乡副乡长林燕说。

正如林燕所说的通过专业经营主体就是下栅乡依托下栅商会探索进行的“联建共富”模式,通过乡党委带头,引导全乡13个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股东,注资280万元,成立下栅宝惠农综合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农作物种子经营、食用农产品初加工,农副产品销售等类目,形成了一个能盈利、可持续的农业全产业链项目。

走进下栅乡下栅村得龄酒业酿酒车间,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把控着酒的生产发酵环节,车间里酒香弥漫。作为汾酒宗师杨得龄的家乡,该村立足本地特色资源,通过集体入股的方式成立首个村办企业,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为下栅宝品牌赋予新活力。“现在酒厂里所有的高粱都是选取下栅乡的种植,我们还和种植户签订了保购协议,确保酿酒高粱的品质。用咱们本地高粱,再采用38天的发酵周期,这样出来的酒香味更浓,品质也好。”得龄酒业总经理薛建鹏介绍说。

“家里种了三四亩高粱,收了高粱之后就可以卖到酒厂,我和老公都在这上班,他在酿酒车间,我在成装车间,而且两个人的工资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七八千。”家住下栅村的高文娟就是前不久来报名应聘参加工作的。

截至目前,下栅乡13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全部开工,在打响“下栅宝”品牌同时,吸纳更多人参与就业,村集体经济正在不断蓄力,“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编织起产业兴、群众富、集体强的“幸福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