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让传统文明红红火火“旺”起来

——我市非遗保护与传承走笔

2024年03月13日 08:47:52 编辑:

□ 本报记者 梁瑜

灯光渐暗、音乐响起,白色幕布上精巧别致的人物图像出现了,在两位幕后表演者的操作下,孙悟空、猪八戒、柳树精、小鬼等角色粉墨登场,每个造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动作自如,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神奇的光影世界妙趣横生,惹得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新春里,孝义市皮影木偶剧团的一段演出,正在剧团小剧场上演,引的附近影迷和市民们前来观赏、喝彩。

这天上演的剧目是皮影戏中较为著名的一出戏——《孙悟空大战柳树精》。表演过程中,一面布屏,分割成两个世界,台前观众如痴如醉,台后皮影艺人指尖飞舞、专心致志。繁而不乱、简而不疏的演出,既于古朴粗犷中显现出古老艺术的率真气质,又体现了黄土高原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包括孝义皮影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吕梁乡村振兴的思想灵魂,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不仅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快速前行的根本手段,也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

“持续完善规划体系,我们高起点、高水准编制了全域旅游、黄河板块旅游、乡村旅游等市级旅游专项规划,其中充分融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为全市乡村振兴和旅游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大助力。”市文旅局专业人员这样介绍。

为尽快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我市在山西省率先出台《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配套制定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非遗名录建设规范和非遗保护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建立了非遗数据库和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全市非遗保护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轨道,以政府为主导、保护机构和传承人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非遗保护传承格局初步形成。

“皮影戏演出的要领,就是要用动作诠释出台词,只有表演者和作品人物心灵相通,才能把人物演得惟妙惟肖。”这是孝义皮影的演绎诀窍。“三尺白幕,一盏麻灯”,皮影表演者可以用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用几根竹竿把戏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堪称中华一绝。

皮影戏舞台上,各色精巧造型全部由皮影艺人雕刻彩绘而成。走进孝义皮影木偶剧团的工作室,色彩斑斓的道具引人注目,显现着孝义皮影的独到与奇特。银钩铁划,纤毫毕现,皮影艺人们轻压半透明的黄牛皮,紧握着小小的雕刻刀,凝神屏气之间,已经在出色地完成手中的皮影制作。

据介绍,从一张原始皮子变成色彩斑斓的皮影,需经过严格的选皮、制皮、潮皮、画稿、雕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装订等工序,才能成为影人上戏。

以孝义皮影为先导,现在我市扎实推进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全市设立非遗综合传习中心5个、非遗传习所80个、非遗传习点112处。全面铺开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已建成乡村文化记忆展示馆120个。

非遗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开发汾酒制法工艺展览展示、贾家庄汉民族婚俗展演等非遗文化,建成交城田家山非遗文化村、孝义市杏野砂器特色小镇等一批非遗传播场所,碛口古镇、临县义居寺、交城庞泉沟等地被纳入我省“黄河风情非遗之旅”“康养休闲非遗之旅”线路,汾阳贾家庄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形成了“非遗+旅游”品牌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同时,发挥临县青塘粽子、柳林碗团等以传统技艺类为主的非遗在带动城乡就业、促进增收方面的独特优势,带动1万多名群众就业致富,蹚出了一条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精心策划组织非遗传承展示活动,先后组织举办了“新时代新征程新画卷”非遗成果展、吕梁市非遗博览会暨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吕梁片区)成果展;持续推进非遗进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进景区、进校园,年举办各类活动1000余场次;组织开展濒危剧种抢救性保护公益性演出活动,年演出场次4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