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襄伟业
——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工作综述
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乔晓峰调研吕梁新区建设项目
时间坐标镌刻奋斗足迹,为民履职迈出坚实步伐。
翻开市政协2023年的履职记录,一次次考察学习、一篇篇调研报告、一件件议案提案、一条条社情民意、一桩桩暖心实事,见诚见智、入心入情,映照着履职尽责的厚重底色,体现了服务大局的务实担当。
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市政协忠诚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绘就了一本印痕深深、情怀满满的影集图谱。形成集体建议案和调研报告44件,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47件次;征集提案527件,立案432件;包联督导方山、中阳、石楼三个重点帮扶县巩固衔接工作,助力三县完成省考验收,推动国家挂牌督办县方山县顺利摘牌。诸多成效,做得实、看得见。
行稳致远,昂扬奋进。市政协聚焦发展大局建言资政,紧贴民生关切倾情服务,为吕梁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政协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 把牢正确方向
信仰光芒照亮前行道路,如磐初心凝聚奋斗力量。市政协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原则,做到了从政治上看问题、想事情、干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政协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谋划工作、作出决策,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政协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坚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边建,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任务,市政协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13次,举办政协学堂10期,建立8个委员读书群,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形成常态长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接件即办、学习研办、明责专办、跟踪督办工作闭环,聚焦全市中心任务谋划开展工作,全年请示报告市委26次,全力落实市委批准的16项年度协商计划,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成效,切实把市委的主张转化为各参加单位、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坚持强化政协党的建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季度组织召开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切实加强提案、社情民意、大会发言、文史资料、内宣外宣的审查把关,从严管理内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强化了讲述政协好故事、传播吕梁好声音的正能量导向,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不断深化清廉政协建设,建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出台《市政协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及党组成员与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办法、中共党员委员小组通则等,以严密制度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政协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持续巩固气正风清的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强化常态规范管理。对标新时代人民政协新任务新要求,持续抓队伍严管理、搭平台优服务、建制度促规范,出台委员管理、提案办理等系列制度,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委员全员培训、委员和机关干部履职能力培训。在全省率先建成集履职、服务、管理、读书、宣传为一体的市县智慧政协平台,出台《进一步规范“有事来商量”工作的意见》,市政协获评省级文明单位、首批市级书香机关。
服务中心大局 彰显担当作为
市政协牢牢把握职责定位,坚持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在哪里,政协履职就推进到哪里,沉下去调查研究、走出去考察学习,将助力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与服务中心大局履职之要有效贯通。
紧扣党政所需、人民所盼、政协所能履职建言。出台加强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实施意见,主席班子成员、机关县级干部紧扣中心任务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7篇,组织委员协商186次,提出意见建议346条;落实市委部署,开展8个特色农业产业链、5个服务业重点产业链领题调研,形成13份调研报告和行动方案,助力建设“985”重点产业链;紧扣年度协商计划,召开“培育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打造以碛口为重点的沿黄精品旅游带”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提出27条建议,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相关单位吸纳采用,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议纳入全市经济工作20件大事要事;聚焦生态建设积极作为,选择加快汾河百公里中游生态示范区建设专题协商,围绕“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沿汾市级政协研讨协商,形成《加强汾河流域水土保持,稳定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建立汾源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集体建议案,转化为省“两会”联名提案。以兴县蔡家崖为重点的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的专题协商,助力“英雄吕梁”城市品牌建设;对留住用好本地民间资本议题,提出11条可转化的意见建议。议题众多,研讨深广,建议实在,彰显着建言献策的智慧力量。
为民服务重在“三农”。把包联督导方山、中阳、石楼三个重点帮扶县巩固衔接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召开4次政协党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出台《包联帮扶督导指导行动方案》,制定《“三落实一巩固”120个问题风险目录》,建立反馈问题不过夜、整改落实回头看、持续跟踪问质效的闭环工作机制,成立主席班子成员牵头抓总、27名机关干部驻县督导的“两组三专班”,真蹲实驻,严督实导,跑遍包联县所有乡镇与299个行政村,走访脱贫户及监测户801户,督导发现问题全部整改,为3个县提高巩固衔接工作成色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民政协报》以《向美而行》为题作了报道。务实功助力民生改善,形成推动县管校聘改革、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提升农村地区物流配送能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批转相关部门借鉴落实。
务实实干不遗余力,真知灼见出自调研,彰显了市政协为发展大局谋与思、干与行的使命担当。
增进群众福祉 厚植为民情怀
为民代言、惠民建言。过去一年,委员们深入街头巷尾、校园社区、田间地头,单位部门躬身调研,履职步伐更加坚实,增进民生福祉的建言成效更接地气。
找准“小切口”,做好“大文章”。围绕教育、医疗、养老、乡村建设等民生事项,运用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方式,形成《关于对江苏省以县管校聘改革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考察调研报告》《加强以居家养老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加强我市网格员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加强和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等调研报告,推动协商式民主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
协商为民,民呼我应。市政协主席班子成员深入乡镇政协联络组,与基层委员群众座谈交流,听取群众意见,协调解决了方山县、兴县群众反映事项及吕梁市区的丽景街周边小区车位紧缺、疙瘩上8户居民未接大暖、呈祥路小学上下学交通拥堵、北城王府新城九号楼底污水难以排出、生态园小区下水井下沉等23件群众烦心事,暖意满满的民生温度在协商中持续升温。市县主席班子成员常态走访、带案下访,推动146件信访积案有效化解。组织145名委员参与“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工作,助力平安吕梁建设。
民情民意,体察反映。市政协充分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出台信息收集编报、转化反馈、考核评比等办法,报省573篇,采用率位居全省政协系统前列,《建议对全省煤矸石堆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议将艾拉莫德纳入干燥综合症治疗医保报销目录范围》《建议修改山西省城市古树名木和城市大树保护管理办法》等5篇稿件,省直相关部门反馈了采用情况,一大批信息报送全国政协,做到了“群众有所呼、政协有所应”。
服务为民,民需我为。市政协组织实施金秋助学工程,资助67名困难家庭大学生助学金33.5万元。支持机关帮扶村临县高家山村巩固衔接工作,开展“心心相融”党建联建、送医下乡、崇德敬老、关爱婴幼儿、消费帮扶、爱心助学等活动,驻村履职扎实有效。
践行时代要求 汇聚奋进合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市政协创新形式、完善机制,把每一项履职工作都作为服务大局、凝聚共识的组成部分,使每个界别都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坚持多党合作增进共识。市政协认真落实党组成员与党外委员谈心谈话、主席班子成员走访看望委员制度,全年谈心谈话54人次、走访委员130人次;常态化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加政协学堂,建立重点课题联合调研、重要议题联合议政、重大活动联合开展“三联合”机制,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
以文资政、凝聚共识。挖掘红色文史资源,编辑出版《中共吕梁地方早期党组织 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红军东征纪实》红色革命史料丛书,用吕梁精神筑牢吕梁之魂。深化政协宣传扩大共识,持续强化《政协同心圆》舆论引导,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展示委员履职风采,累计播出71期,播放量突破100万。发挥书画院阵地作用,书画结谊、翰墨结缘,举办“画出精彩 同心筑梦”书画展3期,临县政协文史馆(书画院)获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水县政协建成丽彬文化园委员工作室,民革吕梁市委会建成2个全国优秀“民革党员之家”,民建吕梁市委会建成藏书1万册的开放式同心书屋,市政协机关、兴县政协获评首批市级书香机关,翰墨书香品牌成为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运用市政协所属刊、网、端、微、屏等媒体资源,立体宣介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
深化团结联谊,全年接待全国政协、重庆市、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泸州以及省政协来吕梁考察调研26批343人,在互学共鉴中促进履职能力提升,在联谊联系中扩大汾酒故乡·英雄吕梁美誉度。
团结一心再出发,昂首阔步向未来。新的一年,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吕梁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共同谱写新时代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幸福吕梁贡献政协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