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茂:发展农村托幼服务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 本报记者 王涛
近年来,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放开,幼有所育面临更多现实考验。作为一名来自文水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马德茂对此问题非常关注。
马德茂说,目前我市托育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既面临需求不断扩大、投资持续增长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供需矛盾突出、运营成本高、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等挑战,难以有效支撑生育政策优化的客观需求,“入托难”“上不起”“不放心”成为制约生育潜力释放的一大因素。因此,加快构建普惠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势在必行。发展托幼服务,帮助女性看护3周岁以下婴幼儿,不仅有利于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也有利于提升女性的生育意愿,真正实现“敢生、能养”。
马德茂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农村托幼机构的数量,并加大对现有农村托幼机构的支持力度,改善其硬件设施。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托育机构的师资水平,对现有教师加强培训,提高其托育教学水平,并应积极引进优秀的幼儿教师,鼓励其到幼儿园工作。进一步落实0—3周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丰富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多元化和本土化,充分挖掘农村丰富的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幼儿的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提升农村托幼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