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今日论点

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研究

□ 闫卫星

2024年03月31日 09:20:01 编辑:成柏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重点对发挥中小学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支持和保障校长行使职权、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协调运行机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的党组织要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校长要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并对学校内部的包括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等重要工作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中小学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深化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充分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是一项亟须从提升认识、理论阐释、科学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并持续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中小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因此,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成为贯彻落实根本任务、解决回答根本问题的“法宝秘籍”。因为唯有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在基层学校办学治校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能力和效果还有待提升,党建引领学校发展的效能有待提高,基层学校党组织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仍然存在,党的领导落实到中小学校还没有真正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因此,通过中小学校领导体制的改革,加强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未来展望

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的价值追求和终极目标是更好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从“十四五”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发展的角度反思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拓展思维、擘画展望。

(一)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在中小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就是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基础教育领域,以之为统领,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教育公益性为原则,构建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完善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和多样化发展的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教育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各级党委科学履职,发挥关键作用。一是要坚持把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做到发展优先谋划、投入优先保障、问题优先解决,将基础教育作为促进本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确保基础教育作为重要领域给予优先保证。二是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坚持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不断深化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切实落实“三不得一禁止”;坚持正确的人才成长观,聚焦基础教育阶段人才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坚决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坚持正确的教育评价观,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三是完善领导体制机制。各级党委要坚决履行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基础教育领导体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职责。

(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作为新型领导体制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建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为基础教育现代化提供持续动力源。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供给体系的构建要在立德树人的统领下协同各方资源与服务,满足学生发展的动态消费需求,从而形成更高层次、更优水平的新型协同供给体系。新型协同供给体系构建关键是从中小学校办学治校的各方利益诉求出发,找出“最大公约数”,瞄准靶向,集中攻克,实现六个转变。一是供给策略上,从以学科育人为主转变为以立德树人为统领的育人为主。二是供给内容上,从以学为主、以教为主转变为以育为主。三是供给方式上,从单一主体为主转变为全社会协同供给为主。四是供给节奏上,从相对固定为主转变为灵活及时为主。五是供给管理上,从事后监管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为主。六是供给空间上,从属地供给为主转变为属地和跨区域相结合、从现实空间为主转变为现实和虚拟空间相结合为主。

(三)以学校高质量党的建设为引领

抓好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是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是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的关键环节。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党组织除了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做好基础性党建工作之外,还应以“大党建思维”融合、带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切实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增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立意识形态工作清单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文化设施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和舆情搜集研判,守好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阵地。二是创新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守牢学校各项工作生命线。完善思政工作机制,明确党组织抓思政工作的具体职责;健全师德教育体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坚定理想信念、涵养报国情怀、提升育德能力贯穿教师教育管理全过程,引领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争做“四有好老师”,成为教书育人“大先生”;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调研,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建立完善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明确党组织书记抓德育工作的具体职责和要求,强化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守正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抓好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推动德育工作创新发展,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学校育人水平。

(作者单位:方山县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