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
刘胡兰纪念馆迎来祭扫高峰
本报讯 (记者 高茜) 清明节前夕,刘胡兰纪念馆迎来了祭扫高峰。从3月28日开始,已有数十个团队一万多人次入园参观祭扫。预计清明节前后入园游客将达到十万人次。
刘胡兰纪念馆位于文水县刘胡兰镇刘胡兰村,是为纪念刘胡兰烈士而建立的。馆内陈列着刘胡兰生前的画像、遗物以及她英勇斗争的事迹。每逢清明节,刘胡兰纪念馆都会迎来大量省内外游客,烈士雕像前、广场上、展馆内,祭扫的团体络绎不绝,他们在这里了解先烈事迹,感受英雄精神。
“看到馆内这些画面的时候,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刘胡兰为我们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的贡献,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前来参观的学生们纷纷表示。
为应对清明节祭扫高峰,刘胡兰纪念馆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展览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维护保养,确保所有的展示内容准确生动,并加强人员的培训,提升讲解员服务质量,特别是在清明节前后,文水县委、县政府,公安、交警、消防、市场、医疗、刘胡兰镇、村和广大志愿者共同发力,确保了祭扫活动平稳有序开展。此外,辖区派出所义警队的队员们也和民警一起参与安全保卫,积极疏导服务,应对祭扫高峰,在大大减轻派出所民警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纪念馆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不仅是保存历史记忆的场所,也是传播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展览,进一步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该馆副馆长刘军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