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联悼故人
□ 赵处亮
一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
他(她)走了。有的是我们的亲人,有的是与我们共事多年的挚友,还有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一生的凡人。对于逝者的他(她)来说,尽管一了百了,归于尘土,但仍需要世人“盖棺定论”。对于生者的您来说,您需要有一种方式表达您的惜别之情,寄托您的绵绵哀思,这也是人之常情吧。这“盖棺定论”的表达方式,除了要写好悼词或生平简介外,还有一重要事项,就是要为逝者编写好一副挽联。这个“定论”千金难买,这种方式过后不再。因此,在您悲伤之时,忙乱之中,千万别忘记为逝者编写一副好的挽联。
曾记得我市郝某,刚刚就任某局局长,却身患疾病,英年早逝。无疑,此君的一生也不算是平庸吧?然而,他的灵前挽联,仅仅是“寿终德望在,人去音容存”十个大字。显然,这条挽联是从书报上或什么地方抄来的,它几乎对所有逝者都是适用的。如果说这也算定论,则是很不负责任的,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哄鬼哩”,更谈不上表达感情,寄托哀思了。
著名作家马烽为我们写作挽联树立了榜样。2000年,马老为老战友、著名作家孙谦撰写的挽联是:
晋军宿将,文坛主力,讴歌劳动者,扎根黄土地,笔下有真情,华章传后世;
农民儿子,共产党员,襟怀荡正气,朴实似老牛,竭诚扶幼苗,风范映千秋。
2001年,马烽又为老战友、著名作家西戎撰写了挽联:
同甘共苦六十载,战火中成长壮大情似手足,痛定思痛哭战友;
舞文弄墨五十秋,硝烟中歌颂民兵树碑立传,见书忆旧倍伤情。
品读马烽编撰的这两副挽联,可谓通俗易懂,朴实无华,量体裁衣,各具特色,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原吕梁新闻办主任高丽萍女士可谓编撰挽联的高手。她为老同学郭如清编撰的挽联是:
忠厚忠诚忠孝,大地有灵共知,郭君忠心耿耿四十载,留下多少未竟事,哪堪猝然撒手西归去;
清正清廉清贫,苍天有眼皆惜,如清德才昭昭十七年,带去多少锦绣文,何忍瞬间拂袖驾鹤行。
郭如清,孝义市人,原吕梁地委正处级副秘书长,1999年10月18日,因车祸不幸因公殉职,享年41岁。这是一副充满感情、激情和悲情的挽联,上下对仗十分工整。上联开头三个“忠”讲为人,下联三个“清”讲为政,“大地”对“苍天”,“共知”对“皆惜”,“郭君”对“如清”,“忠心耿耿”对“德才昭昭”,“四十载”对“十七年”,“哪堪”对“何忍”,“猝然”对“瞬间”,“撒手”对“拂袖”,“去”对“行”等,都对的那么恰如其分,那么形象生动,那么情深意切。
孝义文化名家梁镇川先生也是编撰挽联的高手。他应邀为郭有俊先生编撰的挽联是:
有德有技医刀圣手血呕尽;
俊杰俊才杏林高师名不朽。
郭有俊,原孝义市人民医院著名外科大夫,院长助理,2005年因病不幸辞世,享年66岁。这副挽联,虽然不长,但很见功力。开头两处以其名“有”“俊”上下相对,足见作者高超的嵌名手法,更为高明的是,作者在挽联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杏林”。这个典故是说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一棵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满园”、“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这里,作者以“杏林高师”与“医刀圣手”相对,是绝妙恰当的。显然,编好一副挽联,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广博的社会历史常识。正是:
文明办白事,必有精品挽联一副;
深情祭英灵,全凭高质悼词三张。
二
近些年来,笔者认真学习马烽和其他名家撰写的挽联,满怀深情应邀为故去的亲人、领导和朋友撰写挽联,使逝者的英灵得以安慰,使生者的情感得以表达,也算自己为社会办点好事。在编撰挽联的过程中,我的体会是根据实际情况,宜嵌名则嵌,不宜嵌名则不嵌。不能生拉硬扯,以词害意。但总有一部分挽联还是适宜嵌名的。.
撰写挽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带着感情崇敬故人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精雕细刻、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的过程,也要是一个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的过程。但有一些基本方法应当遵循。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的对联。挽联分为上下联,表达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辞世对后人的影响等。上下联之间讲究对仗,讲求平仄,词性相对,词意相辅,句式对偶,字数相等,等等。如能巧妙将逝者人名嵌入,使之成为嵌名挽联更佳。这些编写要素,在马烽、梁镇川、高丽萍等名家的作品中,都有完美的体现。
书写挽联的字体可以是正楷、行书,也可以是隶书和篆书等。无论哪种字体,都要以多数人能够辨认为好。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纸上。可贴在追悼会会场两侧、门口两侧,也可贴在灵堂两侧、骨灰盒两侧,还可写在花圈和祭幛上的两条挽条上。无论设置在什么地方,上下联位置切莫颠倒。面朝之,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横联常用“沉痛悼念XXX先生(女士)”或“某某某千古”。在挽联末尾,有时还应该注明“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挽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和珍贵遗产,是人们寄托哀思的重要情感表达工具,我们应努力将其传承、创新和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