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汉高山上的奇石与异相

□ 马明高

2024年04月21日 09:35:18 编辑:

知道临县有一个汉高山,但没有拜访过。几年前,写一本《大美吕梁》的书,我分为“野吕梁”、“古吕梁”、“艺吕梁”、“物吕梁”和“红吕梁”五个部分。在“野吕梁”里,写到了汉高山,“在临县玉坪乡东南部,山峰相连,一峰高过一峰,方圆几十里,惟汉高山,突兀孤耸,海拔1740米。山高岭峻,人烟稀少,是一方蛮荒之地,与世隔绝。山顶地形,近似长方形,东西宽,中间窄。山为红石,形似蟒像蛇,狰狞蠕动。”写此文时,是翻寻资料,或从网上查看图片的。只知道,此山“原名满堂山,因汉高祖智斩巨蟒的传说而改名‘汉高山’”。可是,原名为何叫“满堂山”,不甚了解,只是据资料以错讹错,写了上面的这句话。

这次拜访汉高山,十分虔诚而敬畏。所以,一直在认真地听李林旺先生讲解。他讲的是临县方言,有时候,我也听不懂。但是,当他讲到汉高山的原名“mangTangShan”时,我高度警惕,我一再追问:mang是哪个mang字?他说:蟒蛇的蟒。我又问:Tang是哪个Tang字?他说:躺着睡觉的躺。我站在山上的木亭里,仰望着站在红赤色巨石上的李先生,点了点头,说:好。我心里自言自语,这个说法有道理,是蟒躺山。人家蟒蛇在这里躺得好好的,你刘邦路过这里,非要来个“智斩巨蟒”,心中自然要有怨气抒发!突然就来了个血染山石。整个山上朝东北的石头,都像巨蟒小蛇伸出的血红的头,或者舌头信子,红得奇特,红得触目,红得惊人,仿佛“狰狞蠕动”,令人刻骨铭心。巨蟒的血,不仅染红了山上的石头,而且一直流到山下的大禹沟、安业沟,将这一带的石头全都染成红赤色。

汉高山的石头,就是如此得奇特。所有山上朝东北的石头,都是如此得“红赫”,从下到上,大小不一,皆仰起愤怒的头,皆红赫,皆喷胀,让所有观者十分震惊。当地人把这些石头叫做“红心石”。我却不喜欢这个叫法。明明是愤怒之火、喷胀之血、怨恨之气,火烧遍野,血染山石,气吞山河,怎能是“一颗红心向着红太阳”?

山上自然是要有很多庙。汉高山,虽然悠远,虽然高伟,虽然远离人烟,但也不能脱俗,有真武庙,高祖庙,光武庙,仙姑庙,龙王庙,千佛殿,观音庙,还有文昌塔魁星楼。皆为庄重肃穆、巍峨大气的汉唐风貌。当然,这些庙都是近些年来新修的。过去有没有这些庙,我们不知道。从以往攀登此山的人们拍摄的照片来看,山顶上倒是有断砖废瓦,有残碑几通,废墟狼藉一片。这些残碑皆为清嘉庆六年重建观音殿、新建关帝庙,重修汉高山列神庙、正殿真武、汉高禅院等的碑记。李林旺先生说,汉高山的庙,当然也是历史悠久了,毁了修,修了又毁,毁了再修,到第四次修庙时,他村里就有五个人参与了,其中就有他的大爷爷。他这是第五次修庙的人了。李先生说,他这次修庙的格局和以前大不一样。因为过去的老人们都说汉高山是面朝东北的双龙山,山为双龙头形状,所以,他这次修庙就依据山的特点,都是双头门,南北开门。

我当然也发现了。我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庙皆有异相,与别的地方的庙宇大不相同,都是南北开门,好多庙是两个庙共处一楼,神像皆是背对背。譬如一座庙楼里,北面为高祖庙,进了北门,就可直面仰望高大威武的汉高祖刘邦的巨幅塑像。南面为光武庙,进了南门,直面仰望便是高大魁梧的光武帝刘秀的巨幅塑像。从刘秀上溯九代的祖先即高祖刘邦。但是,人家都是皇帝群里一脉相承的刘家帝王。怎能给人家背对背呢?不过,我也不懂这个,暂时按下他们刘家的这个话题。

但是,我倒是喜欢汉高山庙里的这种皇帝背对背的异相逻辑。自从秦王政确立了皇帝制度,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沿用了两千余年,直到1911年,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这个称号才被废止。其后,孙中山在其所著的《三民主义》中说:“刘邦、项羽是争什么呢?他们就是争皇帝。汉唐以来,没有一朝不是争皇帝的。中国历史常是一治一乱,当乱的时候,总是争皇帝。外国尝有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是中国几千年以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他的这段话,很形象地告诉我们,为了争皇帝,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改朝换代的时候,都是背对背的,犹如刘邦背对秦王政,奋起造反,与其二代胡亥撕扯,争夺皇帝这个位子。外族王莽也是与刘家皇族背对背,新政革命,与汉哀帝决裂,争夺皇帝这个位子。刘秀也是与他们认为的“假皇帝”王莽背对背,反抗革命,争夺皇帝这个位子。

秦王政在创立皇帝制度的时候,没有想到后面的情况会还是如此激烈的背对背。他只是认为“王”的称呼已经与自己的伟大功绩不相称,下令朝廷的文武大臣们赶紧讨论研究,为他重新制定一个新的称号。几天几夜里,大臣们翻遍典籍,有天皇、地皇、泰皇之说,煞费苦心地认为泰皇最大。秦王政觉得还不行,你们就不懂朕的苦心?朕的功绩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帝王,所以坚决不能沿用旧的称号,而必须制定一个新称号来体现空前的功绩。最后,还是秦王政下令,将自己的称号定为“皇帝”,并下令废除“谥法”,自己死后不称“文帝”、“武帝”,而称“始皇帝”,自己的继任者则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至“万世皇帝”。结果没想到,自己去世刚刚十年多,皇帝就被刘家夺走。

汉高山的民间传说里很有意思。蟒蛇起心动意,并不是想要与汉高祖争夺皇帝,而仅仅是想讨个封,一再启发汉高祖,蛇大了会变成啥?蟒大了又变成啥?蟒蛇就想讨个“蟒大了变成龙”的说法,可是汉高祖自以为只有自己才是“真龙天子”,天下人人物物都想成为“真龙天子”,哪还了得?所以只能说“小蟒变大蟒”。闹得人蟒大战,血流成河,血染山石。就这蟒蛇还是不让,一定要等到“平地”之时再战。果真,数十年过去,到了汉平帝坐朝廷时,蟒蛇变为王莽,竟然与刘家王朝进行了“偷龙换风”,“王莽篡位”,大获成功。

可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从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寇”。到了汉平帝时期,三十八岁的王莽已经基本控制了朝政,他热心于制度改革,他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路线不一样,而是企图从儒家典籍诸如《周礼》中寻找路径,制定和规划新的官制,他在王氏作镜的铭文中曰:“王氏作镜服四夷,多贺新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子孙力,传告后世乐毋极。”可惜,王莽的皇帝生涯十五年后也土崩瓦解,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即位,“更始元年”,开启了东汉的时代。汉高山虽然原来是“蟒躺山”,但历史上“胜者为王”的是汉高祖和光武帝。一个是“提刀入关憾秦楚,挂犁牧野开汉唐”(高祖庙门对联);一个是“汉高大业千秋颂,光武中兴四海宁”(光武庙门对联)。所以,汉高山上就只有高祖庙和光武庙,而恰恰没有王莽庙。只是有狭小无比的“蟒洞”。李林旺先生讲解说,这里黑暗无比,深不见渊,从来没有一个人敢进过去。倒是这里灵验得很,这里的洞口,一有潮湿,三天之内,必有大雨。

反正不知道什么原因,李先生指着西面山下的村庄说,在汉高山对面的村庄,不能唱《王莽篡位》之类的戏,一唱就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而只要一改为其他的戏,立刻就风停地稳,光天亮日,天下清白。

看来,巨蟒也是嫉恨于人类的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为何都是私有贪心,争位皇帝这个位子,他们“胜者为王”了,就立庙建祠,歌功颂德,我们“败者为寇”了,就踩在脚下,遗臭万年。站在蟒洞门口,我朝上面望了望,上面果真座落的就是两神共一楼的高祖庙和光武庙。我定睛看了看蟒洞门口的对联:“王业成功传万世,莽夫篡位臭千年”,横批是:“王业莽成”。我也头晕脑胀了,闹不清这幅对联究竟讲了什么意思。

其实,不管是蛇,还是蟒,还是龙,都跟这四周的山川大地一样,跟这汉高山上的一砖一木、一花一草一样,都是世间众生,万物齐生,万物平等。

站在汉高山,我最惬意、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听到那些庙宇建筑上的风铃声。一会儿也叮呤叮呤,清脆无比地响个不停。好啊!人站在汉高山上,登高望远。风,当然来去自由,无形无影,但是,那些铃声告诉了我,它的存在无时不在。我朝山下望去,只见四野里,黄土高坡绵延无尽,对面远处的横泉水库,如镜一般明亮我心。耳旁的风铃声,也时时提醒我,世间的事情都是复杂无比的,人必须学会清清醒醒地去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