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的几种情形
□ 杨候勇
非公证继承是指在不经过公证机关公证的情况下,直接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进行遗产继承的方式。在传统的不动产继承中,公证往往被视为必要的程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非公证继承也逐渐得到认可和应用。非公证继承的出现,为继承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它避免了公证程序的繁琐和费用,使得继承过程更加简单和高效。同时,非公证继承也尊重了继承人的意愿和权益,允许他们通过其他合法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继承权。
不动产继承登记的三种情形
申请人在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凭公证书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的;申请人提交法院或仲裁机构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的;申请人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现场申请办理非公证继承登记的。
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的八种情形
根据《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等相关规定,申请人不提交经公证的材料或者生效的法律文书时,需要提交相应的要件。
一是所有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身份证明。二是被继承人或遗赠人的死亡证明,包括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或者注明了死亡日期的注销户口证明;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书;其他能够证明被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死亡的材料等。三是所有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与被继承人或遗赠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包括户口簿、婚姻证明、收养证明、出生医学证明,公安机关以及村委会、居委会、被继承人或继承人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其他能够证明相关亲属关系的材料等。四是放弃继承的,应当在不动产登记机构办公场所,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签署放弃继承权的声明。五是继承人已死亡的,代位继承人或转继承人可参照上述材料提供。六是被继承人或遗赠人享有不动产权利的材料(一般是指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书和土地使用证)。七是被继承人或遗赠人生前有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提交其全部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八是被继承人或遗赠人生前与配偶有夫妻财产约定的,提交书面约定协议。
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查验的七类事项
根据相关规定,查验时全部法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应共同到场,并就以下事项进行查验:
第一,当事人的身份是否属实;第二,当事人与被继承人或遗赠人的亲属关系是否属实;第三,被继承人或遗赠人有无其他继承人;第四,被继承人或遗赠人和已经死亡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的死亡事实是否属实;第五,被继承人或遗赠人生前有无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第六,申请继承的遗产是否属于被继承人或遗赠人个人所有;第七,根据申请材料需要核实的其他情况。
在实践操作中,登记机构要求查验工作在不动产登记窗口进行并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以避免疏漏。
受理登记前应由全部法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共同到不动产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进行继承材料查验申请人签署继承(受遗赠)不动产登记具结书不动产登记机构可以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是否齐全、是否愿意接受或放弃继承、就不动产继承协议或遗嘱内容及真实性是否有异议、所提交的资料是否真实等内容进行询问,并做好记录,由全部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的公示
完成对所有继承人信息确认后,在为该宗不动产进行登记前,不动产登记部门将会发布公告对该不动产发生的产权变更进行公示,如果有继承人看到了或者未来知晓了本属自己应继承的财产未能继承时,他(她)还可以向不动产登记部门提出异议登记,提出异议登记没有时间要求,什么时候都行,但要注意的是,提出异议登记后要在15个工作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异议登记就失效了。
对于继承人来说,也需要充分了解非公证继承的相关规定和程序,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在进行非公证继承时,继承人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材料,以证明自己的继承权。同时,也应当尊重其他继承人的权益,避免因继承问题引发家庭纠纷和矛盾。
在办理非公证继承时,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人需要提供的材料较为复杂、开具证明较多,工作人员在受理过程中必须做到一次性告知并填写补正通知书,初审后根据实际情况限时补正材料。
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4条规定:因继承、受遗赠取得不动产,当事人申请登记的,应当提交死亡证明材料、遗嘱或者全部法定继承人关于不动产分配的协议以及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材料等,也可以提交经公证的材料或者生效的法律文书。同年7月,司法部发布了《关于废止〈司法部 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通知》明确,继承、受遗赠房产等不动产转移登记不强制公证,无疑是对不动产登记从业人员的高难度挑战。
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具有涉及利害关系人多、调取所需材料难、办理花费时间长等特性,这就需要登记机构在办理该类业务时进行足够细致和专业的审查工作,既方便群众又依法登记、规避风险。
总之,不动产非公证继承是一种合法且具有实际意义的继承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继承程序,保护了继承人的权益,但也需要在法律制度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继承人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继承方式,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继承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吕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