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今日论点

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逻辑探究

2024年06月02日 09:36:57 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生成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理论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探索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深邃、内容丰富、体系完善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重要思想。

一、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生成逻辑

第一,提出之缘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严的主基调,突出抓住‘关键少数’,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第二,关注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抓住“政治生态”这个关键点,努力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稳步推进各项制度的确立,致力于建设一个稳定、良性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组织。第三、探索之历程。在地方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对党的建设是习近平同志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雏形。当选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后,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建设方面高屋建瓴地形成更加系统、更加成熟的思想。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二、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理论逻辑

第一,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的结合。马克思认为非无产阶级加入党内要无条件地改造他们的主观世界。列宁认为避免党内民主遭到破坏,加强集体领导制度建设,以集体的智慧解决党内各种问题。毛泽东用制度、组织、作风建设等对党组织内部进行净化。邓小平重建党内的各项纪律,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重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对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形成、布局、指导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第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论述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第三,与“生态”相关论述的内在结合。“生态”是自然科学上的专有名词,当被引用到政治领域后就会成为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政治生态”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态是一种愿景、一种方向性建设,是一种风气建设,是一种期许、一个框架。

三、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实践逻辑

第一,党内政治生态系统的布局。首先,布局政治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两个确立”,增强党内的政治、思想、理论、情感上的认同。其次,布局作风系统。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党内严抓党风廉政建设,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增强党性修养,建立科学严密的制度纠正“四风”,端正选人用人导向,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制和纪委监督,注重党员领导干部自身道德素养、理想信念、能力作风、表率作用的培育和提升。再次,布局组织系统。发挥基层组织桥头堡的作用,使基层组织真正担负起职责使命,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形成有效的组织体系,发挥出组织最大的公约数。第二,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勾勒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战略构思。党内政治生活的基调主要是“严”,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面向的是每个党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培育和发展党内政治文化的措施和意见,使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更加规范化、常态化。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制度治党,“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第三,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经验。首先,加强党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党内学习教育不仅要有普及型学习,还要往专业型纵深方向发展。 其次,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十八洞村、大凉山等地,深入火神山医院,对百姓关心的腐败问题及时发现处理,对民生难题加大政策资金投资力度。再次,加强自我革命的传统优势。把党内的风气、政气、生气引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去,引导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引导党内政治生态朝着风清气正的道路迈进。

(文章摘录于《吕梁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 作者:高雪萌、刘博 责任编辑:李小娟)

视频推荐更多>>

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