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沃土东河村
□ 程建军
东河,是一个珠玉般晶莹秀气的好村庄。
小的时候,只要听到这个名字,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山海经》里边的那一段记载:“在河之东,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
东河,在水之东,这个“水”便是在岚县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绿水河(今岚城河)。东河正是因为地处绿水河的东岸而得名。
一汪澄澈的绿水,两岸麦浪起伏,树木叠翠,水光山色交相辉映,风景十分秀丽,东河因而享有了岚县的“漓江”之美誉。
山川秀美而富于诗情画意的岚城镇东河村,虽然没有长满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样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也没有耸立像“在河之东,其首枕汾”一样雄伟陡峭的管涔之山, 乍一看普通寻常毫不起眼,却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沉、红色基因深厚,熠熠生辉的乡村。
说她普通寻常,是因为它的人口不过数百,方圆不过数里,街道交错,鸡犬相闻,人们比邻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当今许许多多乡村的样貌并无二致。
说它历史悠久,文化深沉,是因为它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岚县面塑”最早的历史记忆。2005年,东河村发现了一座元代古墓。在古墓壁画中,女主人身后的奴仆手中端着一盆面点,这就是岚县面塑早期的造型之一。另有乾隆版《岚县县志》“岚县冬长,人喜蒸花”的记载。据此推定,岚县面塑发源地极有可能在岚城镇东河村周边一带。
说它红色基因深厚,是因为八路军120师曾在岚城长期驻扎,把师缝纫处和枪械修理设在了东河村,军民鱼水情深,人人齐心抗日,留下了八路军战斗生活的足迹,留下了许多英雄的故事。
从此,红色成了东河村留给世人最闪光的最重要的印记。红色政权、红色被服、红色枪械、红色标语、红色窑洞、红色文物、英雄的将军、开明的绅士……这就是红色东河给我们的所有印象。
1936年1月1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签发“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命令“主力红军即刻出发,打到山西去”。
1937年11月,为继续扩大抗战战果,形成更强有力的抗日统一战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以及一切反动派,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贺龙率领120师大部队挺近晋西北,进驻岚县。
“共产党来了,专门打鬼子的八路来了!”的好消息迅速传遍全岚县,人们兴奋得奔走相告。岚县的百姓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纷纷为抗日部队捐钱捐物。
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一支头顶红五星的八路军队伍开进了岚城,开进了寂寂无名的东河村,在贺龙、关向应、萧克、周士第、甘泗淇等革命先辈的组织带领下,开展政治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地方武装……
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就像是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烈火,将整个岚县整个岚城整个东河映得一片火红。
在120师缝纫处旧址的石臼下,在120师机械修理所在的老窑洞旁,我瞬间复活了东河村所有的红色记忆。
我仔仔细细嗅着,这历史风尘的记忆,这沾满狼烟烽火的气味……不由得让人胸胆开张;我仔仔细细听着,这遥远的战马嘶鸣,这嘹亮的军号声,这铿锵的口令,这整齐的步伐,这严整的军容军貌……不由得让人热血沸腾;我仔仔细细看着,那些斑斑驳驳的抗战标语,那些爬满血气之勇的弹孔,那些深埋井底的枪械零件……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仰。
120师缝纫处就设在东河开明绅士牛兆光家,四五台钢筋铁骨的缝纫机在南房一溜儿排开,“咯啦啦,咯啦啦”的声音在深夜里越传越远,不断撩拨刺激着东河村男女老少的心——白天扛枪打仗,晚上织布缝纫,我们的子弟兵同志太辛苦了!
“长官,我们能不能搭把手,这缝衣服缝被褥的活儿,我们最在行。”
“好啊,欢迎欢迎,感谢感谢乡亲们呐!”
绝不能让咱们的子弟兵受了冷冻!缝纫处要加班加点地干活,吃奶的孩子就只能委托自己婆婆来看护;缝纫处要加班加点地干活,家里的二亩土豆等秋后再起哇……看看,看看咱们东河村婆姨女子们的觉悟有多高!
能纺线的就纺线,能织布的就织布,能裁剪的就裁剪,能缝制的就缝制,能踏缝纫机的就踏缝纫机……人人有事做,个个会分工,心灵手巧的东河婆姨女子们任劳任怨地施展着自己的才艺,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不,俺们也是响当当的女汉子,得亏俺娘教会我做女红!
“背上背包挂上枪,打发哥哥上前方,手叩门环叫老乡,笤帚疙瘩顶手枪……”
“这可是年轻的兵哥哥,兵哥哥唱给大家的军歌哦!”
“教谁来,翠花,你老实交代!”
“讨厌!起开!不要瞎说!”
女人们唱着笑着,唱着闹着,可手底下却一刻不肯停歇,丝毫不敢含糊。
资料上说,120师东渡黄河时,有1.4万余人。
一双双军鞋,一沓沓军帽,一捆捆军服,一支支被褥……都是从东河村女人们的手底下源源不断地变出来,然后在马不停蹄地送往兴县、送往延安、送往抗日的最前线、送往每一位将士的手中。
致敬那些踩在青石台阶上娇羞的脚印,致敬那些昏黄幽暗的煤油灯,致敬那些长满老茧的纤纤玉指!
牛兆光家那口老井永远记得,发生在八路军枪械所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往事。
日军要来东河扫荡了,枪械所的战士们为了保护村里的百姓,不得不把枪械部件等不便携带的物品,忍痛丢进了水井。
八路军被迫转移之后,当地的老百姓为了保守秘密迷惑敌人,将这一口老井做了简单的封存。
如今,那些枪械部件深藏井下,虽然锈迹斑斑,失去了往日冲锋陷阵的锋芒,但依然难以掩饰东河人民对日寇的痛恨,难以掩饰子弟兵对东河人民的深情厚谊。
如今,东河村人甚至远行的游客只要路过这一口老井,都会投上敬仰的目光,都会恭恭敬敬磕个头,都会打心底里喊它一声“八路井”!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在物质极端匮乏的革命年代,我们的共产党人依然乐观积极。但从敌人手中夺枪夺炮,往往是以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的。
为了壮大自我力量,早日实现民族解放,贺龙组建了八路军自己的军工部,选定了在群众基础好的东河村设立枪械所。
不等八路军发出征用群众财物的通知,牛兆光就主动把自家的五孔石券窑洞让出来,当成了枪械所的工作室。
当年,我们的战士披着破旧的棉袄,穿着缀满补丁的布鞋,彻夜不眠地在简陋的平板上翻砂,或者反复打磨那些损坏的枪械部件,他们的工作是安静的、孤寂的,甚至是孤独的……
当年,我们的战士们吃的是烂咸菜,睡的是土炕,盖的是老羊皮袄,点的是煤油灯——贺龙及其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如此贫寒艰难的生活环境里,全心全意地编织着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摇篮!
当年,院内放着的那一座化铁炉,我们的战士在这里辛辛苦苦拉着化铁炉风箱,日日夜夜冶炼铁水、浇筑地雷、整修枪弹外壳。
当年,无数土法制造的武器弹药,通过老百姓手提肩扛,从这里出发,运往抗日前线,消灭敌人。
……
八路军在岚城东河一带点燃起了革命烈火,掀起了跟着贺龙大闹革命的热潮。这些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他们放下锄头拿起枪杆,便匆匆告别亲人离开故乡,加入八路军队伍,汇入滚滚革命洪流。
1946年入伍的东河人牛亮则,是358旅714团战士,在攻打陕西宜川瓦子街战役中,多次打退敌人的反攻,不幸光荣牺牲……
这些口口相传的红色故事,这些荡气回肠的英雄图谱,传递出了让人震撼的信仰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场红色革命的伟大与雄奇。
硝烟散尽,日月如梭。数十年过去了,东河村这块历经战火洗礼的红色沃土,依旧静静地伫立在美丽的岚河东岸,众多饱含沧桑的红色遗址好像深情地倾诉着往日的悲壮历史,红色的记忆永远是东河村最壮美的篇章。
近年来,东河人结合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挖掘当地面塑文化、红色文化的内涵,做活生态文化、面塑文化、红色文化大文章,力争将东河打造成“生态之乡”“面塑之乡”以及“红色旅游之乡”。
东河村支书王建生,一直考虑着要将自家的老窑洞打造成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农家乐。
“我们村这些窑洞里里外外都是用石头砌的,这里面又高又深,到现在窑顶没有落一块石头,结构方面很有特色。当年八路军在我村驻扎,住的都是像我家一样的老百姓窑洞,吃的东西也是靠老百姓支援供应的。当年我爷爷做生意,家里还有一点经济实力,120师枪械所的后勤供给,他老人家带领村民都曾经支援了不少!”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确,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本不富裕的东河人民省吃俭用,同样所有的岚县人民更是倾尽全力支援着人民子弟兵!
今日之东河,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仿佛一个红色巨人正在昂首挺胸行进在这块充满红色文化的沃土之上,裹挟着岚县历史的沧桑和岚县文化的厚重,正以全新的面貌向我们的新时代器宇轩昂地走来。
东河人民有足够的自豪告慰英雄的革命先烈,走进新时代的东河人民,必将始终高举迎风飘扬的红旗,必将走出一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