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油糕
□ 张秀梅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秋天的文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红薯的小贩,几乎所有的家庭也都在购买和储存红薯。红薯由过去用来饱腹的一种蔬菜,现在成了文水人餐桌上常见的、老少皆宜、全家喜欢的绿色、健康、保健的美味之一。
据史料记载,红薯是从明代后期传入我国的。最早由广东人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从今天的菲律宾岛(当时的吕宋),偷偷将红薯藤蔓带回我国进行试种的。成功后,广为传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红薯在全国遍地开花。因为红薯不仅生长迅速,而且产量很高。最重要的是它几乎不挑土壤,生命力极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可以有很好的收成,而且饱腹感强,又耐饥。只是受不同的环境、土壤、气候和光照的影响,生长的红薯口感也会有很大差别。只有我们文水栽种的红薯,以甘、绵、甜著称,口感非常好,不管是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甚至生吃,都十分美味惹馋。
儿时的记忆中,四五月份生产队便组织人们栽种红薯。挖一坑,种一苗,浇一瓢水,然后培土。一株株红薯苗被小小的一团湿洇染着,点缀在干渴的土地上,像被加持了一般,在微风中摇晃。这时,细弱的红薯苗就承载起了人们丰厚的希望。
终于等到深秋,一担担红薯分回家。傍晚,母亲便把红薯洗干净,大铁锅添上适量的水,锅底扣上一个小碗,把洗干净的红薯码在铁锅里,架起柴火烧。柴火映红母亲的脸庞,满屋弥漫着红薯的香味,那真是个幸福的时刻。
母亲第一次做红薯油糕,其实还不能算红薯油糕,只能说是红薯小饼。因为早一天吃剩的几个红薯,母亲试着把红薯泥里掺了一点小麦面粉,烙成小饼,竟然别有一番风味。后来,母亲又把小饼里包了一点红糖,油炸了一下。红糖的加入,使口感有了层次,更有了油的香味。吃到嘴里,软糯香甜,在舌尖成就了一场味觉盛宴。于是,红薯油糕便成了母亲逢年过节和赶集上会招待客人的一道美食。
这一天,村儿里赶庙会,母亲早早就起床忙碌上了。早饭后,她先是用大铁锅焖了一锅红薯,接着就扫院子,街门外也洒上清水,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哥挑水,大姐擦玻璃,我和弟弟妹妹也不出去玩了,在院子里跑进跑出,期盼着心心念念的红薯油糕。
功夫不大,热气腾腾的红薯出锅了,稍微凉一凉,母亲便剥去红薯皮,用铲子把红薯压成红薯泥,然后往里掺面粉。掺面粉的量,这可是很有讲究的。面粉掺多了,红薯油糕就会发硬,而且不甜;掺少了,红薯油糕不易成形。这就需要凭经验和感觉。母亲一边用筷子绕,一边往里面加面粉,然后揉成一团,放置盆内备用。母亲把结成块的红糖,倒在面板上,用擀面杖碾压成粉末,放小碗里,加少许面粉和一点油,拌匀了,用来当红薯油糕的馅。把醒好的面团,揪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就开始包了。圆圆的、精致的红薯油糕,整整齐齐排列着,准备下油锅进行洗礼。火不能太大,红薯油糕刚进锅,不能马上用筷子翻动,待稍稍定型才可翻身。待炸至两面金黄,肚子也鼓鼓的,挤挤挨挨浮在油上面,这时就可以出锅上桌了。姊妹们围在母亲身边,早已对这小东西垂涎三尺了。
母亲家教很严,招待客人的饭桌,是不允许我们姊妹们上的。饭桌就摆在我家华萌如盖的苹果树下,垂垂累累的苹果压弯枝头,父亲陪客人喝酒吃饭。客人对母亲做的红薯油糕赞不绝口,说从来没有吃过红薯能做成这么可口的油糕。
我们有的耍猫有的逗狗,只有弟弟妹妹的眼睛,一次一次瞟着桌上的红薯油糕。那色泽诱人的小东西,被母亲装在好看的盘子里,香味不绝如缕地一阵一阵袭来。猫和狗也被吸引到饭桌旁边,不再理我们。
唱戏的锣鼓一阵紧似一阵,父亲和客人终于吃完饭看戏去了。众姊妹象解了咒语的小猴子,在花果山上自由由在欢跳雀跃。
我匆匆忙忙吃了几口,偷偷地藏了两个,便一溜烟跑出去了。我穿过小桥,跑到同伴家门口,透过栅栏望去,我的玩伴我的同桌——小娥正端着盆在喂鸡。我冲她招招手,她立刻放下鸡盆跑过来。我俩手拉手跑到小河边,坐在小桥上,脚垂向水面。水很清,有小鱼在游动。我迫不及待掏出小纸包:“快吃,红薯油糕。”小娥接过红薯油糕,闻一闻,用舌头舔了舔,眼睛闪闪发亮,可她并不急着吃,只是一会儿小小地咬上一口,放进兜里,还不时地摸着,一会儿又拿出来小小地咬上一口……
午后的阳光还很强,可是小桥上一点都不热。河边的泡桐树用它的身躯挡住了阳光,并用它肥大的叶子送来阵阵凉风。远处,白花花的阳光严丝合缝地铺满了整个河面,纯粹得没有一丝杂质,刺人眼目。忽然,几个小小子光溜溜地在河里钻进钻出,满河的阳光就像是从他们身上抖落的鱼鳞。
小娥家是经济户,因为她家没劳力,所以每年分粮食是要交队里钱才能领到粮食。可是远在省城工作的父亲,由于工资不高,总欠生产队钱,孩子又多,所以小娥家很困难。常常拿麦子去南村里换高粱,而且高粱连皮带壳去磨面,吃到嘴里的馍馍都剐嗓子。
那时候,我们能吃一次红薯油糕,会高兴好多天。不亚于过大年、穿新衣,红薯油糕就是幸福生活的味道。
现在人们吃腻了大鱼大肉,红薯油糕又被当作至爱。既可以当主食,又能做餐后甜点,既可以解馋,又能保健。因为现在营养学家研究发现,红薯富含蛋白质、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各种物质,还具有辅助降压,保护血管,消除肿瘤,美容养颜的功效。于是人们变着花样把红薯制作成各种可口的食品,而红薯油糕是人们最喜欢的一种。记得女儿第一次带男朋友来见家长,女儿男朋友是地道的南方人,满桌饭菜,唯有对红薯油糕情有独钟。
我做红薯油糕是母亲教的,平时也为家人制作,而且不断改进,做法也越来越精细,馅也越来越丰富,味道也越来越甜美。可不知为什么,总是怎么也吃不出第一次吃红薯油糕的味道和感觉。每当我做红薯油糕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母亲第一次为我们做红薯油糕的情景,母亲忙进忙出的身影,大黄狗和小花猫在追逐打闹,苹果树和葡萄树肆意地生长,柴火和红薯油糕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阳光灿烂的午后,树荫下的小桥上,两个小女孩分享红薯油糕的喜悦......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我,让我神往,让我忘我,让我在浮躁的生活中,觅得一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