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做教师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 卫彦琴

2024年09月11日 10:08:49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在校园的时光里,微风轻拂,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点点光斑。行走在熟悉的操场边,不仅时时有一种春风和煦、充满活力的感觉,而且有着静养修行的温馨和愉悦。午后的阳光,毫不吝惜地在教学楼里洒下一片光明,也投下了一片希望。

每年的教师节,学校后花园的树上都会有片片红叶点缀,在阳光的映衬下焕发出青春的光泽,在微风的洗礼中演绎着欢快的律动。今天,第四十个教师节在红叶翩跹中如期而至,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节日主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什么是教育家精神?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在浩瀚的教育海洋里,我普通如一朵漂浮的浪花,该如何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呢?

大学毕业,我来到交口一中任教已经二十个年头了。就像所有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一样,我每天按部就班地踩着铃声出入于教室,完成着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没有鲜花和掌声,但也在酸甜苦辣中收获了充实和成长。所以,每年的教师节,都会激发我对教师职业的一些思考,我也习惯了去记录思考,并在不断记录中总结、前行。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崇高的称谓体现了教师在塑造学生心灵、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中华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传统源远流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者。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化,他们不仅是教学的执行者,更是学生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引导者。教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以此来赞美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确实,教师需要一种无私奉献精神,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思想、有灵魂,而且是民族未来的希望,直接关系着“国家之治厚”还是“国家之治薄”的民族兴衰大事。因此,教师必须有成就人才的使命感和成全学生美好未来的慈悲心以及足以完成使命的能力。这样,教师不只是要成为勇于燃烧自己的蜡烛,更要成为可以普照大地的阳光。教师只有自己首先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人,才能给学生以源源不断的光和热,培养出金子般闪耀的学生;只有自己具备渊博的知识,宽广的眼界和格局,高尚的情怀和品质,才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达到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的效果。

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都说教学相长,优秀的学生成就优秀的教师,这主要指知识上的互相启发和推动。其实,就人格的不断成长和完善而言,无论学生是否优秀,都可以成为教师完善自我的推动力。所以,师生之间需要一种相互成就的双赢智慧。把学生当做教师成长的一面镜子,可以揽镜自照,更好地完善自己。对学生宽容,可以更好地平息自己;对学生关爱,也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学会赏识自己不喜欢的学生,能更好地塑造自己。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只有具备了很高的人格魅力,才可以用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感染和鼓舞学生,使学生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乐于跟着教师去求真、向善、尚美。

二十载教师生涯,我深感做教师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虽然苦乐交织,但在教育的田野上,我还是甘愿做一个快乐的播种者,将知识的种子撒向孩子们心田,用心耕耘,用爱浇灌,期待每一朵花的绽放,每一棵树的参天。做一个快乐的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美好,在琐碎的日子里寻找幸福,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