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张新平: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这份独特韵味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2024年09月19日 10:10:37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传统食品也免不了要经受大家的健康审视,因此,我们与时俱进,根据顾客的需求,推出了无糖月饼。”9月10日,在城区文化路与城内二巷交界处,60岁的张新平把一屉月饼推进烤炉后,抬头接过记者的话茬。

距离中秋节还有一周时间,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让秋意变得更加浓烈,大街上不断出现的中秋礼品盒和飘荡的瓜果清香,让节日的氛围也越来越浓。

说话的间隙,张新平熟练地拿过案板上妻子提前包好的面团,揉、入模、擀、压、脱模、烘烤,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让他的技艺几乎达到“观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寓意着团圆,除了赏月,节日最具特色最悠久的美食当属月饼,在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月饼种类中,独具吕梁特色的空心月饼,才是最让人难以割舍的一种。

“空心月饼颜色黄而不焦,味道甜而不腻,入口酥脆,虽然制作流程简单,但要想拿捏住人们刁钻的味蕾,却非常考验制作技艺。我这手艺都是家传,上两辈人都会做,从小跟着帮忙,看也看会了。”张新平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之初,十几岁的张新平就从临县三交镇来到离石闯荡,在步行街永宁市场附近开起了饼子铺。几十年的历练,虽然地点在变化,空心月饼的制作技艺却在时光的磨砺中越来越纯熟。

“制作空心月饼,首先要将红糖、芝麻、花生、核桃、葡萄干等果仁碎与熟白面粉一起拌匀调成馅,再把馅料包入用白面、熟油和水制成的面团里,把制作好的面饼嵌入打月饼的模子里,最后再倒出来进行烤制。”张新平介绍说。

每年中秋节,至少提前一个月,张新平就将店铺的重心向空心月饼调整,每天六点就和妻子一起开始忙碌,晚上八点钟才能收摊回家,考虑到服务的都是周边的老客户,为了保证质量,制作月饼需要的花生、芝麻,他们都坚持自己炒制。

“想给外地寄几个,怎么才能保证路上不碎?”两名顾客凑过来准备购买,又有些担心地问。

“这种空心月饼,越酥越好,也越容易碎,你可以放在这种打包饭菜用的塑料碗里,一个碗里放两个月饼再发快递,一般没问题。”张新平的妻子一边帮顾客打包月饼,一边熟练地指点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月饼的种类日益繁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然而,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空心月饼不仅仅是一种节日美食,它更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时刻的温馨记忆。虽然已年至耳顺之年,张新平和妻子还是不舍这份手艺。

“我们会继续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将这份传统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这份独特的文化韵味。”张新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