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方山游击队(一)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山西统一战线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0月,牺盟会方山县分会正式成立,县牺盟会在旷伏兆、李庆湖等同志的领导下,除进行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外,还积极准备收容溃兵,稳定社会秩序,成立人民武装。同年11月,山西省委任赵子毅、胡成魁为方山县人民武装自卫队正副总队长,并委任王贵卿、冯元、郝逢绪为一、二、三区团长。与此同时,战地动委会工作组和八路军一二0师工作组相继来方山,于同年12月正式成立了方山人民武装自卫队总队部。县牺盟会、人民武装自卫队总队部在战地动委会和一二0师工作组的协助下,在全县十四个编村组织训练自卫队。凡年在十八到四十五岁的青壮年,思想进步,有抗日热情的一般都编入自卫队。每个编村大都有百余人参加,较大编村如峪口、郝家庄参加训练的达二百余人。以村训练四十天后,大约于1938年1月每个编村分别选拔出八到十人,参加县牺盟干部训练班(也称牺盟游击队),全县牺盟干部训练班约五十余人,编为一个队。下设两个中队。牺盟干部训练班配有步枪五十余支,手榴弹若干。枪支、给养、经费均由当时旧政府供给,训练课程主要有军事、政治两门,军事课主要内容是野外训练、列、投弹、射击等项。县牺盟干部训练班,遭到当时方山封建派别势力和公道团的极力反对,他们散布谣言,说有公道团在,不需要再成立游击队等等。
1938年2月,日寇侵占离石,形势日趋紧张。方山伪县长郭子杰伪装进步,大耍两面派手法,表面上与牺盟会接近,实际想一手掌握武装,极力扩大他的公安武装。他挑选了阎军连长张梅喜担任了方山县公安武装连长,网罗当地兵痞、流氓,收容晋绥溃兵,使公安武装扩充至一百五十人左右。1938年3月间,公道团团长、副团长与伪县长秘密策划要将公安武装和县牺盟游击队训练班合并。当时迫于抗日救亡形势的需要,县牺盟会同意合并,想以牺盟干部为骨干,改造公安武装。遂于1938年3月正式合并,成立了方山县牺盟游击大队。
牺盟游击大队一成立,就存在着严重的新旧矛盾,互相摩擦,不久,将牺盟游击大队改为“方交游击三支队”(简称游三支队),下设三个大队,一大队有队员九十多人,驻郝家庄。二大队有队员八十多人,驻胡堡。三大队有队员七、八十人,驻后则沟。牺盟游击大队队长思想反动,不断扩充右翼势力,大力排挤牺盟队员,并听信自称“假朝廷”的邪说,装神弄鬼,蛊惑人心,大搞封建迷信。部分牺盟队员被逼离开回到县牺盟会。“假朝廷”等待时机,图谋大业,于1938年春末的一天,与其同伙在后则沟发动兵变(也称郝后兵变),打死三大队长和参谋,当晚又去胡堡、郝家庄策动一、二大队兵变,但未遂。郝后兵变后,部分右翼势力一部分归了阎匪第四专员公署保安团,一部分归了赵承绶骑一军。县牺盟队员李祥庆等八九人去了临县随营学校学习,其余大部分都回了各村。至此,方交游击三支队解体。
1938年夏季,中共方山县委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在建立农村农、青、妇救会的基础上,一面发展壮大党的队伍,一面狠抓武装建设。各村在农、青救会干部的领导下继续进行自卫队训练,挑选精明强干的自卫队员五到十人组成游击小组,游击小组除参加一般自卫队训练外,还讲授游击战术,射击投弹,埋地雷。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清查户口,盘查行人,传送信件。县委根据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原则”的指示,在决死四纵队扩充部的配合下,到一、二、三区为决死纵队扩充兵员,组建方山抗日游击队。到1938年夏秋,方山抗日游击队经上级批准,正式成立了一个连,约一百五十余人,驻开府。1938年,方山游击队先后为决死四纵队扩充了近两个营,约六、七百人,大约于1939年一、二月方山游击队也正式编为决死四纵队游六团。
1939年12月,阎锡山充当了蒋介石反共的急先锋,发动了晋西事变。当时赵承绶的骑一军六团从交城调到方山,密谋抓捕在方山县坚持工作的共产党干部。被我党察觉后,当晚转移出大部分干部,次日早敌人将县委书记、牺盟主任、公安局指导员等抓到临县,直至新军占领临县后才得救出来,血的教训使方山党组织清醒地认识到在统一战线中掌握领导权、枪杆子的极端重要性。
1940年1月,抗日民主政权刚一建立,县委立即决定成立“方山武装工作团”,指示各区建立游击队,并选派人员去三五八旅教导团学习,为各区成立游击队培养骨干。当时,阎匪旧军溃散,败兵乱窜,武装工作团利用时机,收容溃兵枪支,武装自己。1940年2月的一天,阎匪旧军一个班,溃散在方山县水沟湾村,武装工作团闻讯后,赶往该村,英勇机智地收容了这支散兵,缴获步枪十二支,冲锋枪一支。同年一月底的一天,阎匪第七集团军参谋长续静山之老婆一行数十人,骑马转移回北路老家,被武装工作团获悉收容,当晚带到横泉村,在马鞍内搜出德国造二把盒子枪三支,冲锋枪一支。经这两次收容,武装工作团发展到十几人,并获得了不少枪支。与此同时在各区委的领导下,各区游击队很快发展到六七十人。在武装工作团基础上,县委成立了游击大队,领导各区游击队,县里只有一个通讯班。当时游击队的主要任务是扩大自己,为正规部队输送兵员,粉碎敌人扫荡。在此时间,三五八旅来方山县扩兵,先后两次,通过游击队和各村自卫队为三五八旅输送兵员二百多人。
1940年春季,日寇发动大规模扫荡。为粉碎日寇春季大扫荡,中共方山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了战时总指挥部,同时决定将三个区游击队集中回县城进行整编集训。通过整编,成立了方山基干自卫连和方山游击队连。基干自卫连连长薛恩德、指导员令孤英,有队员五六十人。游击队连连长李祥庆,指导员杨步月,下设三个排,一排长赵冬贵,二排长薛茂兴,三排长王洪德。同年3月30日,整编刚刚结束,正在进行枪支、弹药等装备的分配,日寇在飞机的掩护下,从临县出发直入方山扫荡,事前县委和总指挥部有所觉察,进行了反扫荡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决定当晚凌晨四时,县级机关全部撤出县城。但由于县委为了转移出四大动员的成果——粮食、现款、军鞋,拖延了撤出时间,加之对敌斗争经验不足,指挥不力,故遭敌人包围,造成重大损失。游击队在掩护干部突围,抢占西城梁时,虽遭重大伤亡(阵亡十几人),但许多游击队员表现了英勇顽强,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当时,游击队连第三排驻堡上,未遭受损失外,一、二排除少数突围外,共被俘干部、战士一百二十七人。
“三卅”事件后,地委派组织部副部长魏怀礼来方山处理善后工作,方山县委沉痛总结了经验教训,继续进行了反扫荡工作。不久,地委将兴县、临县、岚县、方山等县的游击队统一编为独四营,方山游击队连编属独四营第四连。期间,四连主要活动在方山县境内,在堵截敌区货物、送干部、转情报、配合正规部队反蚕食,反扫荡的斗争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1940年夏天,日寇出发至石家峪,四连在掩护群众转移、伏击日寇,起了很大作用。1940年秋天,兴县整军后,四连回到方山,上级派方才庭、王祖清分别担任四连连长和指导员,当时日寇已占领峪口,并发动了规模较大的秋季扫荡,县委改为游击总队部流动在沟门、马坊等地。当时,决死四纵队十九团驻后则沟,该团派王量、霍绍武等骨干,协助方山四连扩充整编,将方山四连整编为方山游击大队,驻马坊苏家滩,游击大队下设两个中队和一个直属中队,二中队长王量,指导员霍绍武,三中队长高兆祥,指导员成国政,直属中队长孟富,全大队约有战士二百多人,步枪一百多支。1940年秋末,县游击大队所属三个中队,除方才庭、高兆祥等十余人外,全部扩充到决死四纵队,不久,方山游击队随县政府到临县成庄沟、池家塔去住。
方山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供稿
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研究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