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访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恩泽
□ 本报记者 高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这是号召、是方向、是指引。”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恩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相契合,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和重要引擎。市委五届八次全会通过的“1+3”改革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健全数字化转型促进机制,加快“数谷吕梁”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这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指明了前进道路。
王恩泽说,吕梁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从无到有、蓬勃壮大。目前全市大数据企业数量已达207户,初步形成5G+应用、信创、数据标注、人工智能应用、数字大健康、云计算和超算服务六大特色产业。近年来,相继引进了一批数字经济优质企业,还吸引了一些全球领军企业、头部企业落地吕梁,比如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科大讯飞、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前沿企业华大基因、全球独角兽企业盘石集团等。全市累计建成23座智能化煤矿、197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家煤矿获评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和省智能化标杆煤矿,1家煤矿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为全国唯一入选的煤炭企业。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91.7%,智能化工作排全省第二。全市建成14个数字乡村示范村,建成“三医联动协同发展平台”,创造4个全国第一。以“便民、强企、优政、慧治”为目标,在全省首家建成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吕梁通”,累计上线14大类320项行政审批和民生服务事项,实名注册用户数达65.24万人。
王恩泽表示,目前我市数字技术正在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行业实体经济深化融合应用,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务等各领域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已经起势,始终保持全省领先水平。今年又创造了“两个全省第一”和“一个全省唯一”:吕梁数据运营有限公司与上海正德保险公估有限公司签订商保核验数据产品合作协议,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数据产品首单交易、成为全省第一个开展数据交易的城市。“利用AI技术释放医学数据价值”项目获得2024年全国“数据要素×”大赛山西赛区一等奖;我市《医疗数据要素在保险风控中的应用》项目获评首批数字中国建设50个典型案例,是全省唯一获评的项目。
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数字化变革动力,市数据局信心满满。王恩泽说,接下来全局上下将把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实融合作为助力我市转型发展的主责主业,紧紧围绕“三生态两中心一基地”建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吕梁数据工作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一是全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全力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应用生态和创新生态,倾力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算力中心、存储中心和大数据产业基地,培育壮大大数据产业,推动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建设全国知名的“数谷吕梁”。二是全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抓好顶层设计,建设数据交易平台,完善数据流通交易体系,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稳步开展数据产品交易。三是全力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支持中国移动、科大讯飞继续提升智算中心,充分发挥智算中心作用,以讯飞医疗大模型为牵引打造创新生态、应用生态和产业生态,加速培育发展数字大健康产业。联合天津南开区,打造全国首个全国产化智算中心。着力构建多源异构算力网络,力争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四是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继续推动全国医疗数据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试点示范城市申报工作,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聚焦“985”重点产业链和“1+14+N”特色专业镇,推动数字转型项目实施和数字化场景应用,组织开展重点行业数据要素价值示范应用,培育数据要素应用示范项目及典型案例,遴选一批显示度高、示范性强、复制性好的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激活各领域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赋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持之以恒以数字经济助力美丽幸福吕梁建设,用数字技术创造吕梁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