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
□ 白占全
看古村落古民居,等于去看过去的日子。看别人家过去的日子,也等于看自己家过去的日子。这里边所蕴含的乐趣和情怀让人着迷,这也是古村落古民居吸引人的所在。
临水村,又被称为凤凰古村。初到古村,便感觉临水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村庄,村子因濒临下堡河,而被称为临水。老人说,村名有过三次变更。最初,村子叫相济村,相传,舜帝时期,曾发生过一场特大洪灾,洪水泛滥,波及北方,古地被卷入洪水之中,此时,临水并无人居,古时,此地南北较高,中心较低,民谣有“金龙山上浪打浪,行北岭上捞河柴”之说。由于洪水泛滥,房屋遭淹,所以舜帝派大禹治水,疏通河道,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古中阳之地诞生。西侧水位降低,方便了难民向西迁移,成群结队的难民选择宜居之地,安家落户,有一支难民途经古村,选定村东垣鱼地,即今天的临水遗址安家落户。难民齐心协力,共同筑房建屋,开荒种地,人们安居乐业,村民共议协商,将村名定为“相济村”,意为相济相帮,共建家园。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村民就开始扩建房屋,迁于临水遗址上方土地肥沃之处,也即村现在之地。从地理环境上看,形似彩凤,即村中无量窑及窑前房屋为凤头,中道场为凤身,东道场为左翼,西道场为右翼,北道场为凤尾。因其周边草木苍翠,绿树成荫,浓郁芬芳,生机勃勃,好似一件华丽的彩衣,装扮这只彩凤,使其更加色彩斑斓,村民就把村名改为“凤凰村”。初唐时期,李世民外出身遭敌困,薛仁贵赶赴救驾,途经南营寨,由于道难行又一路奔波,行至凤凰村东河时,人困马乏,不得已下马找水止渴,战马不停地走走刨刨,停在一块大青石上,突然青石有股清水汩汩流出,人喝马饮,渴意全消,薛仁贵遂上马继续赶路。村民闻讯赶赴河边,亲眼目睹青石出水奇事。为将薛仁贵跨马救主,身临凤凰村,马踏青石现水之事传于后代,遂将凤凰村改为“临水村”。
临水村有长长短短十一条街道,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后街、正街、前街、下街、麦茬沟街、铺子街、河坡街、南门街、南街、东街、东门街。古民居主要沿着东西方向的前街、正街、后街和南北方向的铺子街而布局。后街是贯通孝义古城的一条古道,有“西上高阳下堡镇,东下白壁孝义城”之说。带有纹路的石板街是最好的导览,带着我在村中漫步穿梭。沿着后街西行,街两侧古店铺古民居林立,灰砖蓝瓦,古朴典雅的院子尽显古建之美,墙壁上一幅幅表现凤凰图腾、孝义文化、民俗文化的彩绘文化墙很是亮眼。北侧一座精心修缮的传统明清建筑院落已改成了民宿,窑洞改建成的房间与茶室配备的中央空调,全屋智能地暖,院子花台里以水瓮点缀,院子东侧设有木制凉亭,室内干净整洁、现代大气,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后街的中段是柏抱槐和五道庙。柏抱槐长在南侧石墙上,其情景是柏树槐树背靠崖壁,柏树临街,槐树临崖。柏抱槐合二为一,相辅相成,虽然历经沧桑,有千余年的历史,但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柏树与槐树种类不同,但各有各的风采,柏树长得粗大壮实,槐树长得有些矮小,许许多多的枝叶交错在一起。整体形如柏树张开双臂怀抱着槐树,胜似夫妻相亲相爱,也胜似母子亲密无间,柏树母亲敞开胸怀,以宽厚包容的姿态营造了槐树成长空间,槐树则冲天而上,以繁盛的枝丫茂密的绿叶反哺柏树一片阴凉。树下设有祭祀的香炉,树身上缠绕着祈福的红布条,千年树王已成神,谁家有病病灾灾,总要到树下祈求树神消灾祛病。这颗柏抱槐庇佑了临水村百姓千年。五道庙在街道北侧,庙的布局为一进院落,山门、正殿坐北向南,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院内西侧为西配殿,正殿西为三皇殿,东为东耳殿,上设玉皇楼。五道庙供有五道将军,五道将军是东岳大帝的属神,掌管着人世间的生死荣禄,是阴间的大神,地位比阎罗殿前判官高,可代阎王决定世人寿限,也具有监督阎王判案或纠正其不公行为的莫大权力。五道将军颇具同情心,能帮助成全弱者实现自己理想。怪不得五道庙修在如此显赫的地方,这完全是老百姓的功利心使然。五道庙右手墙面上标明了临水村的各个旅游点,中间用中英文写着一行大字“没错,我也很喜欢临水。”围绕在大字四周的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门牌号码,“网红书店12号”“二十四节气主题民宿18号”“美食街69号”……这堵墙,像个导览地图,也是一处别具风格的网红打卡地。五道庙往西一二百米是临水文旅驿站陶阳里,驿站室内布置着茶座,茶座的一侧摆放着一副书画屏风,屏风联为“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喧”。外墙上镶嵌着一块“孝义,最爱妈妈的城市”电子版,板上贴着“事事顺心、好运连连、狂吃不胖、锦鲤附体、脱单成功、身体健康、吉星高照、紫气东来、福寿安康、大吉大利、咸鱼翻身、千杯不醉、高富帅”等字样,只要按动红色按钮,就会出现板面上相应的吉祥词语。
从陶阳里驿站沿石板街南转是铺子街,铺子街有不少前店后宅古店铺,路西有一个窑式大门院子,这大概就是以前的车马店。南行二三百米,继续沿石板路左转向东进入正街,正街是古民居密集区域,一幢幢三合院、四合院古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北边一个修葺好的民宿样板院,穿过庭院花园走到二进院,窑洞改建的房间和茶室配备了中央空调、全屋智能、地暖新风。外面看起来是窑洞,进入却是五星级酒店的配置。临水村党支部书记郭治平说:“这是临水旧村,旧村大都是明清时期的老宅,完整的有72院之多,古建筑众多,但大多十分破旧,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特色民宿,必须对这些旧民居进行修缮保护、改造翻新。2023年以来,临水村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依托独特的区位、景观、生态等优势,投资1.67亿元,开展河道治理、田园综合体、民宿业态产品设计开发、基础设施提升四大工程,建设集特色民宿、文化观光、农业采摘、度假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民宿业态设计开发,包括民宿改造、青年旅社、商贸产品开发等,预算投资4000万元,村集体以购买、租赁、股份分配等方式,收回农户古房屋25个院落,8处古院落民宿改造项目,已建成6处。村中现有商铺37个,涵盖特色美食、甜点饮品、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展示等。”临水村在建设高端民宿的同时,出台措施,把原来的旧学校,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改造成青年旅舍、研学基地,与收回的民居共同打造民宿集群,形成一个“住、游、购、乐”一体的旅游景点。
从正街往西沿石板路南转是一段坡路,坡路的右端是鹅卵石砌筑的齐齐整整护坡院墙,西侧是善院民居院落围墙,围墙内布局着十二座古民居院落,小巷的南端是南门,南门上矗立着一座小庙,小庙前砌有与庙同高的照壁,挡住了小庙。出南门,右手方向有一座坐东向西的城堡,进入院子,原来是一座坐东向西的戏台。戏台空无一人,无论假戏真演还是真戏假演,都有待于庙会等重大节日。戏台对面有数十个台阶,台阶上一棵柏树挺拔耸立,柏树树高八米有余,树围五米多,蹊跷的是一树分两瓣,犹如刀斧劈开一般,形成两大主干,人称“介子柏”。树干距地面一米余处有一窟窿,北侧主干略细,胸径约八十公分,向北倾斜,分枝微微垂向地面,层层迭迭,郁郁葱葱。南侧主干略粗,胸径约一米,自然向上生长,分出侧枝,向南自由斜展的侧枝树梢端已风折。一座关帝小苗掩映在柏树下,庙墙上画着关帝在三国时代的风云往事。从村人那里得知,关帝庙是西道场,关帝庙北侧原来还建有如雷佛祖庙,是村内的佛教道场;南道场建有朝阳庵,庙内供奉送子观音;北道场内建有五道庙,是道家的道场;东道场建有孔庙,供奉孔子,是儒家的道场;中道场又叫黄河场,是村内佛道儒信徒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三教会合共议”的场所。佛教以“公平、正义、仁爱、平等”传扬佛法;道教以其“理性科学”“清静无为”的思想,结合宇宙形成、阴阳对立统一、天地开辟之原始,万物消长之道,人生相互友爱而开道;而儒教以忠孝礼仪、清廉正直、化私为公、智勇仁德化世,三方宗旨统同一理,殊途同归,虽传法方式不同,但其目的一致。
站在关帝庙前,视线被河对面的金龙山亭台楼阁和青云十八级所吸引。临水村原来被称为凤凰村,正是对应村子山脚下的一条河流。河流对面的山叫金龙山,山顶有金龙寺,单说这一龙(金龙)一凤(凤凰),龙凤呈祥,足见临水村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
还是那山那村,如今的临水古村在保留乡村原始韵味同时,不乏现代之美,尽显时尚活力,那只古老的凤凰如期实现了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