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成长
□ 闫迅
大一前半年,起初对于完满教育理念感到陌生,只以为通过微信小程序“指尖派”参加活动赚取完满分、就创分、名师课堂分,为攒够固定的分数拿毕业证书,实则完满教育得真正去参与。
但我发现有人仅仅是参加而不是参与,这两个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活动的主办方和组织者对于活动的态度只能说是参加,这部分人目的很明确——就是拼手速抢活动,尽早拿到规定的目标分数,不重视可以在活动中学到什么。相比起来,还有一部分人对于活动的态度连参加都算不上,他们连活动现场都不去,和活动组织者处好关系,索要一个二维码,一键就完成签到。更有甚者,一些相关人员做一张海报或者帮忙搬个东西,部门领导就在小程序“指尖派”直接导入他们的名单,并群发签到码,直接到手分数。所以在一些活动面前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很多同学先问有没有分,多少分?这就导致了参加一个活动是不是有分,有多少分,也不说这个活动是否重要。有分才会给你干事,像是一种利益交易,变得越来越功利,而不是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能学到什么。就算参加了有分数的活动,也没有深入参与,对自身的成长起不到一丝一毫的作用。
在我看来,完满教育受益的人群范围是很小的,只限于活动的组织者,这部分人群在完满教育模式下能够培养各种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艺术实践、竞技体育、书院活动这五大模块中学会协调各方资源、安排活动流程、与不同部门的人员沟通交流拓展人脉。还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领域,发现兴趣爱好并深入发展。与这部分人相反,还存在着另一部分极端的人群——在各种活动中只是参加,身体在活动现场,而灵魂没有与活动融为一体,简单的来说就是没有参与进来。这就涉及到一个社会学法则——马太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一次次活动举办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第一部分人能力越来越强、人脉越来越广、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成为越来越能在工作中高效协作、在人际交往中善于沟通、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人。而另一部分人则会与社会脱节,不与他人沟通,逐渐隐匿在人群中,最后被社会淡忘,直到被社会淘汰。
这时候就有很多大一的同学困惑了,我们大一新生既不是部门的主席、部长,还没有积攒人脉和经验,也不是活动的组织者、主办方,这让我们如何在完满教育理念下成长呢?
确实,我们现处于大学的新阶段,协调处理一些事情都是新手小白。那么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如何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平台和资源,去抓住机会,去锻炼自己,让自己在“新手保护期”成功学习到一些技能,提升自己,而不是看似每天很忙,不停转场于各类活动中,只有微信步数涨了,什么都没涨。我认为,在学校中完满教育不仅限于小程序“指尖派”上的活动,在社团、在部门、在班级、在校队等等场合中,只要你积极争取机会、认真跟着学习、大胆表现自己,你也同样会体会到完满教育的真谛。
就我而言,我加入了本学期刚成立的攀云登山社,和一些做表面功夫,徒有虚名的社团是完全不一样的。基于攀云登山社的指导老师的建设理念,我们这个社团不仅仅要外出登山,还要培养锻炼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受益于完满教育的有主见、有技能、有想法,领导力、团队协作力、沟通力完备的学生。社团自成立后第一个活动就是计划期末考试后去西太行进行徒步活动,从准备阶段我们就筹划了很长时间:首先在社团内部发起报名,有意向者填写信息参与报名,根据装备等条件最多只能有二十人参加;接着分组做策划案进行答辩,筛选出一部分人后,进行体能打卡训练。同时设计徒步时宣传的条幅,设计社团工坊的布局;然后列出徒步前期必备的知识,包括急救知识、装备正确使用、风险预估、饮食问题,老师根据需要讲解。去山里模拟环境实操讲解相关知识,在学校的露营基地露营试验装备的可靠度,野炊试验炊具的质量。所有的一切都是老师告诉我们框架,然后我们分工,每人负责一个板块。有人负责信息的录入与整理,有人负责策划方案的完善,有人负责设计条幅,有人收集可能面对的风险,有人制作体能训练的方案。每一个环节都是我们先自己准备,共享到群里后,大家补充或者修正。这样社团的一个活动可以引发无数次的思考,可以一次次修订计划,通过一次次的沟通交流,最终达成更完善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收获了经验。
在准备过程中,我们可以熟练使用基本的工作软件,甚至接触PS批图软件、PR剪视频软件,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海报和视频,渐渐掌握直至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在活动筹备阶段,互相沟通交流。筹备过程中,遇到问题积极请教,从而在活动中各方面锻炼自己。
我担任着班级宣传委员一职,按照学校完满教育理念每个月都会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符合本月主题的活动,我作为宣传委员在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活动前与其他班委商量活动的目的、形式、场地、内容,宣传发动同学们参与。活动中协助班委组织活动,捕捉精彩的瞬间。活动后撰写新闻稿,与其他班级的宣传委员交流活动的心得,互相学习。看似普通,实则每一步都是在自我提升。通过与班干的共同策划提升沟通表达能力,在活动中拍照,提升摄影能力,通过撰写新闻稿,提升书面表达能力,通过与其他班的宣传委员交流,拓展人脉。只要认真对待,不管做什么一样可以锻炼自己。
在校队,通过日常的训练能帮助我们锻炼强健的体魄,一定的时候还能代表学校外出参赛。外出参赛时,能与来自全国各类高校的队伍一决高下,开阔眼界;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学会与队友密切配合,学会倾听、沟通和互相支持;同时通过在赛场上的表现,可以展示学校的风采,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学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种集体荣誉感将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加入校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各个方面无一不体现出完满教育带来的收获。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众多机会:几乎每周都有高校名师讲坛,每月一次的校园路演,不定时邀请各界权威人物分享,成立太古科幻学院,培养学生对科幻文化的理解和创作能力,成立创意写作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尤其是创意创新方面的思维能力,……我们可以在学校丰富多彩的平台中放肆的野蛮生长、友好的为所欲为。
大一半年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只有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去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去学习、成长,这样就会逐渐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