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山探秘
□ 程建军
马头山,位于岚县北部原河口乡一带,古称双松山。
有诗为证,明代岚县县令李亨在《题岚阳八景》写道:“秀容城迹古邦基,更有圣窑山洞遗。跨鹤升乔知道异,清泉饮马见神奇。双松并茂留孤影,绿水长流依岸围。龙宫古刹今犹在,铜鼓高峰晚照时。”
民间传说,在县城(东村)北六十里河口乡有一马头形的巨石,古时曾有双松并生其上,亭亭千仞,势欲凌云,乡人誉为神树。一日,有一异乡人在树下设大祭隆重祝祀。有人问其缘故,他说:“我家池中曾有两棵树的影子,时现时没,每当出现,我家就诸事吉祥,但我找遍家乡,也没有发现与此相似的树,今日路遇此树,酷似我家池中双影,所以我祭祀它,以感谢神灵的庇护。”现在,年代久远,双松早已腐朽无存,只留下这个美丽的传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赋予松树延年益寿、长青不老、健康长寿等吉祥寓意。松树在国画中常被作为祝寿的题材,双松并茂寓指夫妻相伴,父母双全,福寿安康。
又据传,傅山先生云游,路过此地,驻足歇息之时,放目远眺,忽见双松山山头的样子像极了一匹奔腾嘶鸣的骏马形象,以形而得名之曰“马头山”。后因马头山系与饮马池山相毗邻,受饮马神池等故事的影响,故马头山的名称一直沿袭至今。
据当地百姓讲述,马头山的马头朝向冰冷沟直夺峪一带,马腰就是山头中间凹陷部分(现在是风力发电场所在地),马尾朝向梁尾沟一带。特别是冰冷沟山上的马嘴岩最为神似奇特,令人遐思。
当然,古人选择了六畜之首,十二生肖中的午马来命名此山,也寄予了岚县人“一马当先”“马到功成”“车马盈门”的美好愿望。
还有一种说法是马头山草木丰盛,山高林密,牵上去的马匹站在草丛里只能露出马头,因而得名马头山,民间以此来寓意这片土地的肥沃与丰美。
民间传说,尉迟恭在饮马池喜得千里驹,为让良马生生世世为己所用,又施展神法使“千里驹”变成了头仰河口,尾甩饮马池的群山之身万木之体。
如今,沉睡了几千年的“千里驹”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马头山脚下人民辛勤劳作,生活幸福安康。马头山峰峦连绵俊秀,溪流清澈萦回,奇林异木丛生,琪花瑶草遍布,珍禽异兽众多,被誉为“生态王国天然氧吧”。
马头山余脉东延至范家口一带村西,叫寨子洼。西支沿岚岢边境步入岢岚。北麓寨南沟,东麓冰冷沟,源于冰冷沟的山溪常年清流,是岚县母亲河岚河的发源地。
“又北五十里,曰县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其鸟多白翟白䳑。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鮆鱼,其状如鯈而赤鳞,其音如叱,食之不骄。”《山海经》第三卷有新解说,这里的“县雍之山”就是形状像马头的岚河发源地马头山,“晋水”即指岚县母亲河岚河,是汾河的一级支流,是岚县最大的河流。
此溪流为砂石河道,向南流经岚城、东土峪,在东村附近接纳衬会河后汇入岚河干流,长约34.5km,流域面积269.2平方公里,为岚县大地带来永恒的滋润。最终,这条河流汇入浩渺的汾河,诉说着大自然的恩泽与生命的轮回。
绿水,青山,冬去,春来,马头山的空气中满是期待与希望的味道。不论你是爱山还是乐水,趁着冬日暖阳,你就应该到马头山去,去寻一份清静,享受一份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