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院 落

□ 雷国裕

2025年03月23日 10:15:15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小区内有一栋楼的一层,附带着一处小院,虽然仅十平米左右,却被主人打点的花团锦簇,靠着木栅栏伸出了一朵杏黄色的小花,用手拨开翠绿的藤蔓,竟然发现里面藏着一棵长筒状的倭瓜,煞是可人。正是黄昏时分,主人一边拿着喷壶洒水,一边与来回散步的邻居交谈着。小小院落,透着五颜六色,飘着花香果香,大家无不露出羡慕的眼神。

这不禁也让我回想起有小院风光的过往。

小时候住在农村,院落呈东西向,大门朝东,我们住北厢房,奶奶住西厢房。院里零散长着几株柳树,夏天的时候浓荫蔽日,我们就在树荫下乘凉、吃饭、玩耍、做作业。西厢房对面盖了一排鸡窝、兔窝,早晨那只戴着红红鸡冠的公鸡准时报晓,我们兄弟几个揉一揉惺松的眼睛,背上书包飞奔去上学,到了学校学生并不多,我们早早坐到教室里开始朗读课文。而那几只兔子,等到膘肥体壮之时便被拿去出售,以换回我们的学费钱。秋天,小院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把玉来棒子去皮,围着柳树干一层层叠堆起来,穿过树梢的阳光照射进来,黄澄澄的分外耀眼。发黑的绿豆荚连同枝叶被平铺在空地上,不时会听到豆荚爆裂的声响,一颗颗绿莹莹的绿豆像宝石般跳跃着、拥挤着。屋檐下,还堆放着碧绿的大白菜,紫红的甜红薯,金黄的胡萝卜,等等,无一不沐浴着阳光的抚慰,呈现出一年里最好的光景。品着吃着这无公害的食粮,我们兄弟五个走出小院,走向各自向往的生活。那时奶奶精神矍铄,常搬了一支小凳子坐在门口,一边看过往路人,一边等我们放学归来。她老人家寿享九十四岁,最后也是在这小院安详离开。每次回到旧院,便会想起奶奶的音容笑貌,想起她一手的好厨艺。

后来,盖起新房子,我们家搬到村外。院子更大了,门庭更高了。春节贴对子,非得动用木梯子,需兄弟两三个配合,上面挂上灯笼和彩帘,两边贴上九字对联,什么“春风万里舞龙迎新岁,喜气洋洋送旧岁临门。”什么“龙腾盛世春风绿万里,岁启华章喜气暖千家。”都是吉祥喜庆祝福之语。除夕之夜,就在院子当中铺开长长的一挂鞭炮,用火点燃,霎时火花四溅,震耳欲聋,两三岁的女儿趴在窗台上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就在这新房子里,女儿由母亲陪着,度过三年快乐的时光。院子的东面是一大块空地,春分过后,母亲便翻地,挖渠,施肥,浇水,西红柿一畦,黄瓜一畦,茄子一畦,辣椒一畦,生菜一畦,像绣花一样精心侍弄,果实繁盛,我每周回去一趟,母亲早早便把那新鲜的瓜蔬整理好,一再叮咛要让她的宝贝孙女吃好喝好。一放暑假,女儿便急不可待地住回村里,与母亲在菜园子里摘花摘果,几天过来皮肤晒得黝黑,妻子很是心疼,母亲说:“多接接地气,宝贝孙女才健康呢。”

我们搬到县城后,起初租住的一个小院,是两户共用的,空间有限,拉一根晾衣架,停两辆自行车便感觉满满当当,冬天烧火用的煤球只能堆放在外边。地面是砖铺的,夏天扑上水甚感凉爽。那时我与妻子上班都忙,女儿上幼儿园,晚上时间宽裕,家务活只能靠晚上干。女儿临睡前要洗澡,干脆就把大的铝盆加足水,把女儿蹲放在盆中间,我慢慢添加温水,妻子负责搓洗,从头到脚,那个爽快,女儿常被挠得“哈哈”大笑不止。房子不大却向阳。我把窗台利用起来,栽植些纹竹、长寿花、天竺葵、矮牵牛、四季海棠等,整个夏天鲜花不断,生机盎然,给窄迫的院落有了别样的景致。那时冬天很冷。遇到下雪天。便叫了女儿一起堆雪人。把院里的积雪聚拢来,我用铁锹,女儿用做手工的小铲,一层层把雪弄瓷实,再削头削身,长鼻子长眼。我用黑炭当眼睛,女儿则拿出玩耍的小红球当鼻子,一尊活灵活现的雪人很快便大功告成。女儿冻得红扑扑的小脸蛋,仿佛与雪人姐妹似的。小院,一点也藏不住我们平凡生活的小确幸。

再后来,某单位分发职工集资房,还是独门独户的小二楼。因地势偏远,有的职工放弃,正好单位领导也曾是我的领导,便转让于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我内心大喜,找泥瓦匠好好内装修,同时把小院也精心规划一番:留出一条甬道,甬道的东边是花圃,移植了十多种大月季,颜色分红、白、粉、黄等;西边是菜畦,种了如母亲院里的黄瓜、西红柿等应时瓜蔬;大门两侧,各种一株柿子树;窗台前,栽种一排爬山虎,拉了细铁丝,让它从地面往上延伸;墙角处,搭了杂物间,存放农具等。两个月的工夫收拾得妥妥当当,眼前不时幻化出一幅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曼妙图景来……正准备入住时,妻子单位有商品楼出售,楼房格局合理,又紧邻小学和高中两所学校,权衡一番,为了便于女儿就近就读,还是放弃了位于城东的这处二层独院,住进了城西的单元楼。而从此,便再无院落的小天地可展现风光,可享受情趣。

夏秋时节,每每流连忘返于邻家的小院,便拿“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话来宽慰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