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十三年支书不寻常

□ 索建光

2025年04月11日 10:27:33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初识李补生,是在2011年,那时我在岚县王狮乡任纪检书记。那年正逢乡村换届,李补生拿着一沓A4纸打印的文稿交到我手里,封面上醒目的标题是《李家湾村施政纲领》。他说:“我准备竞选李家湾村村委主任一职,这是我上任后的一些想法和打算。”李补生穿着干净的黑蓝西服,腋下夹着公文包,脚蹬一双不太光亮的皮鞋,看上去既透着机关干部的气质,又带着游商走贩的特征,活脱脱像个油腻大叔,整体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在乡镇工作多年,我见惯了许多村干部上任前信誓旦旦、大显身手的表白,以及任职后无所作为、引发众怒的情景。不过,我还是耐着性子翻阅了《李家湾村施政纲领》。这份文稿除了题目不太恰当、部分内容表述不够准确之外,其中对发展李家湾村农业、文旅产业以及村级管理有着比较独特的见解和主张,这让我产生了进一步关注、了解李补生的想法。

2011年12月,李补生顺利当选李家湾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按照乡党委分工,我担任敦厚、李家湾村片区的片长,这样与李补生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

李补生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村党员大会,我也列席参加。会上,他安排了当前的工作,展望了李家湾村未来的发展前景,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绿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觉文化。会议接近尾声时,他动情地说:“党员同志们,李家湾的山水养育了我们,我们一定不能辜负这片土地,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我们要竭尽全力开展工作,为李家湾村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大家能帮助我、支持我,更重要的是毫无保留地监督我、警醒我。”虽然李补生的讲话声音不大,但情真意切、掷地有声,赢得了在场党员的一片掌声。

2013年秋末冬初,由李补生牵头的三人小组远赴辽宁盖州考察养殖业,计划引进优质种羊。我受乡党委指派,一同前往,对他们的外出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刚踏上盖州市的土地,就有一些陌生人热情地上前迎接,有的要带我们去星级宾馆住宿,有的邀请我们到酒店用餐。我满心怀疑,犹豫着是否接受对方的接待。这时,李补生说道:“你们看错人了,我们不是来购买牲畜的,我们是来游玩的,宾馆、酒店我们自己找,谢谢你们的好意。”那些人见李补生态度坚决,便不再纠缠。

在寻找住宿地的路上,我问李补生,这些人为什么这么热情地接待我们,又是怎么知道我们是来调购种羊的。李补生解释说,盖州是全国有名的养殖大县,来这里购买种羊、种牛、种驴的企业很多,这些人是当地养殖企业的业务员,常年从事推销业务,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我们此行的目的。为了把牲畜卖个好价钱,他们自然要热情接待。如果我们接受了招待,就等于掉进了“陷阱”,吃了人家的嘴软,到时候人家漫天要价,我们也不好讨价还价,最后很可能会买到一些价高质次的羊。要是那样,回去后我们肯定会被养殖户戳脊梁骨骂。听了他这番话,我暗暗感慨:看似憨厚老实的李补生,不仅对社会上的各种“套路”了如指掌,还能不为诱惑所动,真是真心为村民的利益着想。

那晚,我们住在一条深巷里的家庭旅馆。李补生等三人住一间,我住一间,每间房费 30元。李补生带着歉意说:“索书记,让您受苦了。”我回应道:“能住就行,这样我心里也踏实。”

在考察养殖企业的过程中,李补生就像一位专业的“相羊”师,既认真又细致。他不仅询问价格,查阅养殖档案、防疫档案,还仔细观察种羊的体型、外貌,用手摩挲、拿捏种羊的腹背部,有时甚至上手掰开种羊的嘴,查看牙齿来判断年龄。3天时间里,我们连续考察了13户养殖企业。经过反复对比分析、多次讨价还价,最终确定从盖州市昌宇养殖有限公司调运800只种羊。这些种羊经过三天两夜的长途运输,顺利抵达了新家——李家湾,而且无一生病死亡。

2016年,我调离王狮乡,到县直机关任职。之后,我经常能看到李补生穿梭在县城街道的身影:他穿着黑蓝西服,夹着公文包,不紧不慢地走着,低着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每次问他来做什么,他的回答要么是“到机关跑项目,争取资金”,要么是“到机关办理项目手续”。

李补生任职13年来,李家湾村每年都有项目实施。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修建了基层阵地,改造了校舍,拓宽了街道,安装了路灯,开垦了新农田,改造了危房,架设了通讯铁塔,凿打了深井,修建了通街桥,搭建了舞台,硬化了通村路,治理了河道,修建了文化广场,新建了村卫生室,开展了环境整治工作,对街道和河道进行了绿化,还建成了标准化肉鸡养殖园区和万头生猪养殖园。从项目的谋划、争取,到建设、运行、维护,李补生都亲力亲为,参与其中。他既是决策者、组织者,也是办事员、协调员。

目前,李家湾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2990元。村民散养的存栏牛有600余头,存栏羊900余只,存栏猪700余只,鸡5000余只,形成了以养殖带动种植的双向循环产业模式。

2025年元宵节,岚县县城的文艺表演精彩纷呈,观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由李家湾村村民自编自演的情景剧和扭秧歌节目,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赏。这些平日里与锄头、铁锹打交道的村民,编排的情景剧充满了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剧中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动人,兼具教育意义和娱乐性。60人的秧歌队伍,身着鲜艳的传统服装,女演员们手舞彩带,身姿婀娜;男演员们挎着腰鼓,手执鼓槌,有节奏地击打,动作刚劲有力,鼓声震天动地 。这两个节目中的演员们,洋溢着自信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在人群中观看节目时,身边的王狮乡人大主席李艳文告诉我,李补生组建李家湾村文艺表演队时,可谓煞费苦心。他逐户上门动员,磨破了嘴皮子,跑断了腿,一开始却没几个人响应。无奈之下,他只好自己带着村委的几个年轻人练习扭秧歌、跳广场舞。他没有舞蹈基础,动作有些笨拙,憨态可掬。一开始,不少村民冲着李补生来看笑话。有一次,李补生在练习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脖子,无法下地。围观的村民被他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这才纷纷加入到文艺表演队伍中。李家湾文艺表演队这已经是第9年到县城参加展演了。

听着李艳文的讲述,我不禁感慨万千:李补生13年的支书生涯,着实不同寻常。在他的带领下,李家湾村不仅天更蓝、山更绿、地更平、水更清,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精神富足、内心充实,或许这才是乡村振兴的真正意义所在吧!在不远处的人群中,我又看到了专注观看节目表演的李补生,他笑容灿烂,憨厚质朴中还透着几分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