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我们知青有家了!”

——离石区后马家村知青纪念馆开馆侧记

2025年04月30日 09:25:04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 文/图 本报记者 符宏伟

“你看,这是50年前的后马家村。”“那会姑娘们都是这发型。”“刚来插队时才16岁,看这照片,还是个小孩子模样。”4月23日上午,离石区后马家村知青纪念馆开馆,在展室中,很多知青边看展出的照片,边回忆着。

忆往昔

用青春书写无悔篇章

1975年4月23日,来自原吕梁地区地直二十余家单位的46名热血青年,来到了后马家村插队落户。当时他们中最大的21岁,最小的16岁。后马家村把当时村里最好的八孔砖窑让出来,给知青们居住。

“那时候,后马家村没有水井,每天早上都得赶着毛驴车去五里铺村拉水吃。”回忆起在后马家村插队的日子,当时的知青队长牛榆兵满是感慨。“被大伙选成了队长,自然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每天起床先挨着敲门叫醒大伙,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乡亲们的热心照顾下,知青们从开始还需老农手把手教,到渐渐适应农村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后马家村建设中。当洪水来袭,筑好的堤坝出现险情时,知青们奋不顾身跳进洪水中。“回想起来,当年洪水来了,没别的想法,只想堵决口,大伙一起跳入洪水中,用身体堵。”回忆起往昔岁月,牛榆兵总是滔滔不绝。“农忙秋收的时候,粮食都在打谷场上,突然就来了大雨,大家第一时间冲到打谷场上往回收粮食。”

修河坝、垫地、农忙时帮忙收粮,这些都是知青们的工作。一日复一日,在后马家村插队的日子,知青和乡亲们在河滩上筑起了一条条的堤坝,也造出了一块块的良田。

“那三年多的日子里,有苦有甜,有泪有笑。我们亲爱的知青战友刘平,在水冲地农田基本建设工地上,因土方塌落不幸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20岁。”说起已逝的战友刘平,牛榆兵至今还记得她性格直爽,工作中总是冲锋在前。

“五十载光阴飞逝,我们再聚首,容颜已改,但那份情、那份念从未改变。我们用青春书写了无悔的篇章。”

看今朝

“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离开后马家村的这些年,每年我都抽空回来,这儿也是我的家。”出资修建后马家村知青纪念馆的任曙光说起为啥要建知青纪念馆,眼眶泛红。“我对后马家村的感情很深,咱村里人对我也很好,每年村里的杏儿熟了,牛改连嫂子总会让儿子志强打电话叫我回村摘杏。”

总记得回来,也总被村里人记着的任曙光一直想,得帮着把村子发展起来,建个知青纪念馆,也给“回家”的知青战友们一个歇脚的地方。“有这想法后,我和村党支部委员王世文提了这个事,村委会很重视,经后马村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研究决定,将村里闲置的小学校用地改造成后马家村知青纪念馆。”

有了场地,任曙光说干就干。“2024年4月10日我正式进驻后马家村。”来了的第一件事,任曙光先在院里升国旗。“刚开始一点头绪也没有,不知道怎么建。那就出去看看别的纪念馆怎么建的。”于是,任曙光先去了近处的杜家山、延安。“建得一般的,咱心里还想更好,建得气势恢宏的,又感觉不适合咱。”参观、考察,在每一处纪念馆,任曙光都用心记录。参观学习回来后,任曙光又是一脑门的问号。知青纪念馆展馆内的内容怎么写?摆置怎么搞?以及收集资料、老照片……桩桩件件对于第一次建知青纪念馆的任曙光来说都是关卡。但就是这样,任曙光最大的感受却是感动。

“今天,知青纪念馆能顺利开馆,太多人给我帮助,村两委支持我,村民们帮助我,东望志愿者团队有啥事都能第一时间赶来帮我,展馆的展板设计是咱区文化局的退休干部安琪免费帮忙设计的……”太多太多人的支持与帮助,让任曙光成功建成了后马家村知青纪念馆。“知青纪念馆的筹建,离不开村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忠亮的全力支持,没有他就不会有纪念馆!离不开知青战友们的鼎力相助,没有他们做后盾,也不会有现在的知青纪念馆。”

中午时分,阳光愈加热烈,知青纪念馆院子里,圆桌已摆好,一面圆桌上金灿灿的油糕整齐排列,大厨们忙碌而有序地制作菜肴。“老百姓是善良的,我总能被他们感动到,今天的厨师是咱村村民们自发组织过来帮忙的,文艺汇演舞台上锣鼓队也是咱村的村民们,表演者中有咱柳林知青、有临县知青……”再次眼眶泛红的任曙光声音哽咽地说:“这是我这辈子做得最有意义的事!”

展未来

竭尽全力振兴后马家村

“以前不了解,去年村里筹备写村史,我才知道了三位八路军战士保护全村人的故事。”说着,任曙光给记者讲起了发生在1944年的事。

1944年农历四月十二日夜间,八路军120师独立13团侦察排长任守玉带着李清云、李清怀等3名侦察兵,进入后马家村侦察敌人动向。同日,离东线干部王安新也在后马家村执行任务。当夜,任排长一行被汉奸侦知,密告给城内日军“红部”,日伪马上出兵包围村子,城内的日军从西向东迂回,上楼桥日军从东向西而来,信义日军从北山龙马坡翻山而来,于十三日凌晨形成合围态势。当日晨5时许,王安新得到消息,立即乔装成锄地农民。任排长担心他们走后,敌人会屠杀老百姓,决定和两名战士隐藏在村民王道隆家的后窑内,静观其变。日军进村后进行了大搜捕,把全村的老百姓赶到了打谷场上,由于汉奸情报准确,日军对王道隆家进行了重点包围,并用枪顶着村副雷雨亭的胸脯,强令雷进入后窑找人。任排长见状,不愿连累村民,三人一起走出来被捕。任排长、李青云、李清怀3人被关押一个月,面对敌人严刑逼供,未吐露任何秘密,残暴的日军将他们押往南关河滩用刺刀杀害,人头用铡刀铡下,并令警察所伪警将三颗人头挂在了后马家村旧戏台的水槽上。几天后,看庙的陈乃云老人把烈士的遗首背到红崖渠安葬。

三位八路军的故事讲完,任曙光早已泪流满面。“这样的事必须让后人知晓,村里的村史馆以及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就是我和知青战友们接下来要做的事。”

“以后回来,我们有家了!”

“这儿也可以是我们知青的养老点,如今,大家都已过花甲之年,能和老战友们一起养老,想想就高兴!”

“村里的土豆好,可以搞个纯手工土豆粉铺,也可以给村民们增收嘛!”

“后马家村的知青文化,可以带动村子发展起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想着之后的日子里,第二故乡后马家村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