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从猪倌到领路人

王小明与牛家川村的振兴之路

□ 尤隰平

2025年05月08日 10:20:39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人物与村庄:扎根乡土的情怀

47岁的王小明,是山西柳林县成家庄镇牛家川自然村的负责人。这个依偎在王老婆山脚下的小村庄,仅300余口人,曾因交通闭塞、资源匮乏而发展滞缓。2014年,在外打拼多年的王小明选择返乡创业,从十几头猪起步,八年磨一剑,将养猪场规模扩大至800余头,成为当地致富能人。然而,他的故事并未止步于个人成功——2021年,他被村民推选为村负责人,开启了一场从“致富带头人”到“乡村振兴领路人”的蜕变。

破局第一战:打通“血脉”修通民心路

牛家川村的困境,首先卡在一条路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土路,不仅阻隔了村民出行,更掐住了村庄发展的咽喉。王小明上任后双线作战:对外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对内化解村民纠纷矛盾。2023年春天,一条3公里长的四级公路贯通村庄,这个看似微小的突破,却让牛家川首次与现代交通网络血脉相连。道路通车当天,78岁的村民牛大爷抹着眼泪说:“这辈子没想到能在家门口走上这么好的路,这下出行方便多了。”

文化赋魂:唤醒沉睡的商道记忆

硬件改善后,王小明将目光投向村庄的文化基因。通过走访考证,他挖掘出牛家川作为清代碛口商道节点的重要历史:残留的骆驼客栈遗址、口口相传的晋商故事,都成为重塑村庄灵魂的密码。他组织文化学者系统整理史料,计划将商道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振兴不能只靠修路盖房,更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底气。”王小明在村民大会上这样阐释他的理念。

断腕转型:舍弃小我谋大局

最令人震撼的,是2023年王小明毅然卖掉所有猪,将养猪所得利润全都用在牛家川村事业发展上了。“800头猪每年稳赚30万,”妻子起初难以理解。但对王小明而言,这是必然选择:“成了当家人,就要心无旁骛。”他将养殖收益转化为村庄发展基金,带头探索“文化+产业”新模式:规划商道文化体验区、筹建特色民宿、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尽管家人反对声未绝,他始终坚信:“个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真的富。”

2023年,王小明自掏腰包,垫资100余万元,在村口修筑一道石堎,造出一块近3000平方米的平坦场地,既改变了村貌,又提供了一处活动场所,在村口还立起了一组“晋商驼队”雕塑,唤起了牛家川的文化记忆。同年冬,从内蒙古购进8头骆驼,探索骆驼产业发展。

一有时间,王小明就外出考察学习,或是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得知河南省社科院创办的百村共富联盟可以为农村发展献计献策之后,王小明立即赶赴河南郑州听课学习,期间,加入“百村共富联盟”。2025年4月,创办起了牛家川村乡村大食堂,乡村大食堂于2025年5月1日开始试运营,解决了牛家川及邻村王旺山的40名老人就餐问题。如今,提到王小明,村里人无不夸赞,都称他是一个能人,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干部。

如今的牛家川,正站在新的起点:大食堂已经成立,中药材研学基地正在建设,绿色农产品合作社开始筹备。当被问及未来,王小明望向远处的王老婆山:“我们要让牛家川成为记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