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桑葚盈枝引客来

——汾阳市文侯村绘就农旅融合致富图

2025年07月03日 10:29:01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近日,汾阳市阳城镇文侯村的桑葚采摘基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光景。紫黑透亮的桑葚果缀满枝头,白如凝脂的“白玉王”桑葚在绿叶间若隐若现,浓郁的果香顺着田埂飘散,引得周边市民携家带口驱车前来,体验“指尖摘甜”的田园乐趣。这幅“农旅融合、产业兴旺”的乡村图景,正成为文侯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您看这紫桑葚,咬一口酸甜汁水流满口腔,白桑葚更是像蜜一样甜!”采摘园的主人李文生满面笑容地向游客介绍。在采摘园里,游客们手拿塑料小筐穿梭于桑葚树下,指尖轻轻一碰,饱满的果实便簌簌落入篮中。正如李文生所言,文侯村的桑葚采摘园独具特色——280余棵桑葚树分为紫、白两大品种,紫色桑葚酸甜开胃,白色桑葚则以甜度高达20%的“蜜感”成为网红单品。而在桑葚林旁,十余亩的甜瓜、西瓜田已挂上拳头大小的果实,过几天便能迎来采摘季。

“桑葚采摘基地占地15亩,从四月中旬到六月都是采摘期,周末单日接待量能超过100人。”李文生掰着指头算起经济账:游客免费入园品尝桑葚,采摘带走10元/盒,依靠桑葚采摘每年收入可达3万元。

在丰富采摘品种上,李文生可谓是“先锋闯将”。他大胆引进蒙特瑞草莓、红杏、八里香甜瓜、甜王西瓜、酸枣等特色水果,精心规划种植布局,让采摘园实现“四季有鲜果”的繁荣景象——四月草莓鲜红欲滴,五月桑葚挂满枝头,六月西瓜清甜多汁,七月红杏酸甜可口。为助力采摘园发展壮大,文侯村村党支部还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托管土地重新整合调配,使得采摘园规模不断扩展;同时联合阳城镇政府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借助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成功打开销售市场。如今,采摘园人气愈发旺盛,预计年收入可达7万元,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不间断的采摘体验,也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样板。

在文侯村,桑葚产业的兴旺并非偶然。依托当地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和充足的光照条件,村里早在2018年就引入优质桑葚品种,并在2021年从南方引进白桑葚。为保证果实品质,基地全程使用有机肥,拒绝化学农药,计划在今年邀请河北技术人员来村开展指导,实现科学种植。“你看这果实上还挂着天然果粉,摘下就能直接吃。”李文生随手摘下一颗白桑葚,果肉的莹润光泽映着他晒得黝黑的脸庞。

除了生态优势,文侯村还巧妙挖掘文化内涵为产业赋能。村名“文侯”源自战国时期魏国文侯典故,采摘园特意在田垄间设置了历史文化展板,游客既能体验农事乐趣,又能感受千年文脉。每到采摘旺季,村里还会举办“桑葚文化节”,推出桑葚酒酿造体验、民俗表演等活动,让单一的采摘游升级为“生态+文化+体验”的多元消费场景。

“从城里开车半小时就到,既能让孩子认识农作物,又能呼吸新鲜空气,比逛商场有意思多了!”市民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都市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乡村旅游已从“小众选择”变为“大众需求”,文侯村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正逐步构建“春赏花、夏摘果、秋品粮、冬观雪”的四季旅游模式。

站在桑葚基地,文侯村党支部书记陈旺东指着远处规划图介绍:“下一步要建设桑葚深加工车间,把过剩果实制成桑葚干、桑葚酱,还打算开发桑葚酵素等保健产品。” 在他身后,满载而归的游客们笑语盈盈,篮筐里的桑葚果像一颗颗紫玛瑙。文侯村从传统农耕到休闲农业,从单一产出到三产融合,正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