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银线绘就文明华章
——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纪实
□ 本报记者 刘小宇
通 讯 员 郝樱芝
“以前拉灯绳总是‘噼啪’冒火花,夜里都提心吊胆。现在一按就亮,心里踏实多了!”交城县夏家营镇段村姚大娘轻抚着新装的开关,眼角的皱纹里漾满笑意。暮色中,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正挨家挨户检查线路,他们走过的地方,不仅点亮了灯泡,更点亮了乡亲们的笑脸,也照亮了企业用银线编织文明的十年征程。
坚守初心:“全国文明单位”的进阶之路
在交城县,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山间村落,用一根根银线编织起光明网络,也用一腔腔热忱织就了精神文明的锦绣篇章。近日,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再度传来捷报,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多年深耕不辍、砥砺前行的生动注脚。
自1971年成立起,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便勇挑为交城县10个乡镇142个行政村供电服务的重担,将文明建设视作企业发展的“根”与“魂”。公司精心构建“党政一把手挂帅、全员参与”的创建大格局,将文明创建细化为具体任务,层层压实到每个人身上,形成“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的长效机制,让文明理念如同涓涓细流,深度融入业务工作的每一处角落。
回首过往,从2006年起,公司便开启了荣誉进阶之旅,连续7届荣获“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一路稳步前行,2017年跻身“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行列,2020年更是一举摘下“全国文明单位”的桂冠,并在此次再度成功卫冕。一步步走来,每一个脚印都见证着公司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执着追求与卓越成效,标志着其精神文明建设踏上全新、更高的台阶。
多维发力:构建文明建设“四梁八柱”
文明,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底色,更是凝聚奋进力量的精神纽带。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深知,唯有以多维举措筑牢文明建设根基,方能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绽放璀璨光彩。
该公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作为深化理论学习的主阵地,通过一场场生动的学习,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员工心田,深入人心。同时,深入开展“清廉交城”文化建设,组织员工观看《石拐星火》等红色影片,影片中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员工;开展“以案为戒”警示教育,一个个真实案例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在公司内部,精心打造的“善行义举榜”熠熠生辉,上面展示着公司内部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成为员工们身边可触可及的榜样。积极开展“一先两优”评选活动,组织员工向许启金、张黎明等全国电力系统先进典型学习,让“学有榜样、行有标杆”成为公司上下的共识与行动自觉。
此外,公司还借助道德讲堂这一平台,讲述道德故事、弘扬传统美德;开展厉行节约行动,在食堂张贴醒目标语、设置监督岗,引导员工珍惜粮食。如今,食堂浪费现象大幅减少,职工文明素养在点滴之间不断提升,文明之花在公司处处绽放。
服务升级:文明之光照亮民生之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文明创建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切实落脚到服务民生的实处,让文明之光化作温暖的力量,照亮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践行社会责任的道路上,该公司将文明创建与服务升级紧密结合,全力铺就一条惠及民生的光明之路。
该公司以文明创建为灯塔,全力将文明创建成果转化为服务升级的强大动能,创新推出“党建+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模式,从精简业务流程的“减法”,到压缩办理时长的“提速”,再到提升服务品质的“增值”,致力于打造“环节少、时间短、服务优”的报装接电服务新标杆,为企业与群众用电需求开启“绿色通道”,以电力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为营商环境优化注入强劲动力。
在服务渠道上,公司紧跟时代步伐,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方位服务网络。通过791个网格服务微信群,台区经理随时在线,解答用户用电疑问;引入“吕电小哥”智能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实现用电服务“零时差”,用户遇到任何用电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与解决。
“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更是冲在服务一线的先锋力量,他们深入企业,主动了解企业生产用电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用电方案,帮助企业节能降耗;奔赴乡村,解决农村用电难题,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只要群众有用电需求,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抢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战场上,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同样不遗余力。实施“红灯笼”接电工程,为乡村夜晚点亮温暖灯光,照亮村民出行与生活之路。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垃圾清理等活动,助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组织员工捐款、捐物,为困难村民送去关怀与帮助。该公司还深入推进“党建+乡村振兴”模式,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供可靠电力保障,让电力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例如,在段村古村,公司驻村工作队将电力服务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优化电力设施、打造特色电力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彰显了国有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作为。
文化赋能: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却能汇聚成推动企业前行的磅礴力量;文化似火,炽热耀眼,点燃企业创新发展的无限潜能。
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积极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矩阵,充分利用抖音短视频平台,制作发布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电力科普、文明创建短视频,以轻松活泼的形式传播文明理念,累计点击量超10万次;精心制作微电影,以真实故事为蓝本,展现电力人在服务社会、奉献爱心过程中的感人瞬间,引发广泛共鸣。
在公司内部,常态化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技术比武活动中,员工们各显神通,在比拼中提升业务技能;读书分享会上,大家交流读书心得,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趣味运动会上,团队协作、欢声笑语,增强员工凝聚力。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电之梦创团”,他们将文明建设与创新发展紧密结合,截至目前已完成创新项目16项,其中多项成果荣获省公司级以上奖项,达31项之多,部分项目还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更为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银线传递的不仅是电能,更是永不落幕的文明之光。“这份荣誉凝聚着全体干部职工深耕电力事业的心血,也承载着社会各界对我们的信任与期待。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精神文明与企业经营的深度融合,为美好生活充电,为交城的经济发展赋能。”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党总支书记卢建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