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王存宝的抗战故事
□ 白利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特殊时节,我以孙媳妇的身份,写下对爷爷王存宝的回忆。严格来说,爷爷的故事都是家人讲给我的。爷爷是柳林县成家庄镇下塅塅村人。1936年加入牺盟会。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农历正月,日军一个中队驻扎在王老婆山的山焉村,企图控制制高点,向根据地人民展开狼牙攻势。二月,爷爷在四区发展地下武装80余人,扩充了离石游击大队,配合八路军一二○师警备八团主力营攻打山焉村,消灭日军200余名。
“晋西事变后”国民党骑一军的部分溃兵逃窜至成家庄镇田家山村,被爷爷带领的地方游击小分队包围,缴获步枪63支,冲锋枪4支,马一匹,受到上级嘉奖。爷爷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扩军团团长。1940年3月,驻守离石城的日军400名进犯柳林。爷爷带一个游击武装连,用18颗地雷连接埋伏的“滚雷战术”,炸死敌军30余人,缴获步枪15支。1943年,驻柳林日军280名去离石,行至白霜地段,进入爷爷的地雷阵,被炸死25人。使离石、柳林两方面的日军再也不敢大摇大摆地直出直入。1944年正月,爷爷奉调一区任区游击大队队长后,驻离日军两次出动抢粮,在王家坡、蔡家庄进入地雷阵,死伤数十人。之后,游击小组滚雷战连连打响,次次获胜。军分区召开表彰大会,奖励爷爷领导的游击队地雷600个。正月初九日,爷爷又用地雷网包围了卧虎湾日敌碉堡,并切断了碉堡与柳林驻守日军的联络,敌兵被围困了20多天。4月15日,游击队用送假情报机会,深入敌堡,用定时手雷炸死敌兵1名。5月21日,日军在上白霜遭到游击队狙击,伤亡9人。5月30日,从柳林出发的日军遭到突袭,死20人。爷爷领导游击队连战皆捷,威名四震。1945年,爷爷被任命为离石县武委会副主任。农历五月,他率领一区游击队配合县支队收复了离柳交通的重要据点——上白霜碉堡。一枪未发,用攻心战术感化伪小队长王安有,缴获步枪14支,手枪1支,手榴弹300多颗。八月初又攻克张家山碉堡,缴获步枪14支,手榴弹400颗。同年,爷爷领导离石、临县两县民兵,配合八路军三五八旅解放了离石城。两县民兵缴获步枪63支,机枪4挺,手枪1支,手榴弹300多颗,俘敌280名。1946年,爷爷奉命带一团民兵围困中阳县城守敌,直至城被攻克。1947年10月,爷爷奉三分区司令部命令,带民兵团赴灵石剿匪一月,痛击阎锡山军马某残部,追逼马某逃至汾河边跳河自杀。1950年全国解放后,爷爷调任成家庄供销社主任兼机关党支部书记。1955年工商业改造伊始,爷爷任离石县公私合营经理兼城关七个公私合营企业的党支部书记。
1958年爷爷因病退休后,先后又担任本村支部书记、成家庄农具厂支部书记、成家庄公社机关总支书记。1962年因病回家休息。爷爷和他的孙子们爷爷是一个爱好音乐的人,喜欢拉二胡,吹笛子,扭秧歌。在家安度晚年的日子里,他总爱把自己当年的战斗经历,编成秧歌、小曲儿唱给儿孙们听,也唱给村里的老老少少听。那时候,村里人干完活儿有空了,都爱往他的院子里凑,围着他一起吹拉弹唱,一时间,笑声、歌声交织在一起,飘向院子上空,久久不散,热闹极了。
1984年农历二月初九日,爷爷走完了一生的革命旅程,病逝于柳林县成家庄镇下塅塅村家里,享年80岁。
爷爷虽已离世,但他的事迹从未被忘记,至今仍在乡邻间广为传颂,被收录进不少历史档案及文化宣传书籍里,抗日战争纪念网也有爷爷事迹的记载。柳林县北山公园的名人长廊中,也镌刻着他的故事。
每次带着孩子们去北山公园,我们都要在此驻足,给他们讲爷爷当年带领民兵队员们抗击日寇、保卫家乡的故事,讲他们如何智取碉堡,如何摆地雷阵消灭日军,如何与敌人周旋解救百姓,如何脱离包围圈,化险为夷;也讲爷爷作为抗日战士冲锋在前、不怕苦累的担当;讲他机智勇敢、敢于亮剑的模样。希望孩子们记住:曾祖父的革命精神不是遥远的故事,家国担当也从不是空话。往后他们不管走多远、做什么,都要带着这份精神,做个心里有家国、遇事敢担当的人,不辜负曾祖父当年的热血与坚守。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节,再忆爷爷,不仅是一份亲情的缅怀,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诵。爷爷作为革命战士,他在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斗争的品质,正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写照。
缅怀爷爷,就是要让我们和后辈们永远铭记历史,铭记像爷爷这样的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