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优良家风造就奋斗人生

——读李心丽《命运的魔方》有感

2025年10月19日 10:25:34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 乔达爱

《命运的魔方》是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李心丽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以老桑和他儿女们的命运沉浮为主线,抒写了当代社会转型期间城乡生活的真实现状。

文章记录了吕梁山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初整整四十年间,一个农村家庭的巨大变迁,通过写一家人的生产经历与生活点滴,反映出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农村人的奋斗与发展,以及从农村走向城市,城乡四十年间的变化历程。

生活在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桑来福夫妇养育着五个孩子,他们有着朴素积极的奋斗目标:通过在土地上辛勤耕耘,供孩子们读书走出农村、改变命运,刻画出乡村人家质朴无华、积极向上的优良家风。

全文于理性客观的叙述中,围绕家人间互助向暖的温馨亲情,按照从前往后的时间线铺陈开展。李心丽用文字记录自己经历的生活,然后加工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看过路遥著的《平凡的世界》,我们知道了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社会变迁的背景,通过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奋斗历程,展示当时陕北农村普通人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看过李娟以细腻的情感和质朴的笔法描述的哈达克族人生活的《我的阿勒泰》,透过她的私人感触,我们了解了二十一世纪初呈现在北疆边地的风土人情。通过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知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黑龙江呼兰河冰天雪地的小镇里,小城民众的缩影……

李心丽创作的《命运的魔方》展现了与《呼兰河传》《平凡的世界》《我的阿勒泰》意义相同、环境全然不同的生活和风物,于浓厚的乡土味中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人的命运真的很神奇,一个家族的命运更神奇,真的像魔方。孩子们不负老康夫妇的期望,一个个取得优异的成绩,纷纷走出农门,在城市工作。她们的成功不仅仅是运气,而是千锤百炼的努力与勤劳,是无私奉献与积极向上,是以上率下与团结一心,是优良家风凝结出的累累硕果。

父母勤苦务农,养育子女,孩子们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然后走向社会辛勤工作、努力打拼,最终赚来好的人生,好的结果。

从小就听大人们说临县人能吃苦、重教育,走出农村上学工作后,见证了他们的吃苦耐劳与积极向上。《命运的魔方》中的桑家人是那片土地上的突出代表。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一个家庭留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生活方式,往往比留下金钱权利更为重要。“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变迁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家风的存在也必然是与社会风潮相适应的。好的家风示范作用巨大,给周边邻居乃至周边村镇带来好的效应,带动好的民风。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也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家风是家庭成员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

桑家的家风无疑是当代农村的典范。古人说:“家和万事兴。”良好的家风,是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它像一盏明灯,照亮家庭前行的道路。它让家庭面对困难时,团结一心;让家人在岁月变迁中,相互扶持;让亲情在时光流转里,愈发醇厚。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对待供养梁小鱼的事上,桑来福说:“钱是受苦人身上的一层汗,我多流几身汗,换来我愿意。”“责任像契约一样。”,这话语多么朴实,这行为多么伟大!桑来福提出给祖坟立碑,自己主动承担起出钱事宜,凡此种种事情,显示出他的心胸与格局,其实这就是桑家优良家风的根源所在吧。

桑家大家庭里的五个儿女,即使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是他们始终把小家庭规范摆放在大家庭面前,这个家里的成员无论是找工作还是买房子,只要需要钱,“他们的想法高度一致,谁能拿出多少钱,谁准备多少钱,都自觉帮忙了。”“多年来,桑家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有什么事全家人一起参与。”

给桑树买房子,给桑红与桑果找工作筹钱,对梁小鱼的无私帮助,桑来福给祖坟立碑,无一不显示出这个大家庭的和睦团结。

文章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自然流泻出血脉亲情与暖暖爱意来,如:在小妹妹被换走前一晚,万般无奈、难过流泪的桑枝在炕上环抱着小妹妹惜别的场景,这一个细节我眼眶发热,心疼她的无奈与无助;看到桑果和桑红谈起桑树过早懂事,从小到大独自承受着关于身世的心理负担时,她们心疼地哭了,我也跟着流泪了。柔软的心灵背后是善良的品质,这背后是父母良好的言传身教,是优良的家风的反应。

社会是多元的,出路也是多种多样的。姐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弟弟外出打工也可以改变命运。桑家儿女的前途与命运是农村改革开放潮流下一代人的缩影,是代表。

现实中的李心丽,给人的感觉始终是坦诚谦逊,平和恬淡,低调内敛。是一个安于生活,享受当下生活的人。出身于农村的她,把农村人的友善待人、质朴无华完全保留了下来。

我与她是一个时代的人,她经历的这个时代我也经历过,读这本书,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留给了我们许多珍贵的回忆。

一部小说,就是一本编年家谱,一段乡村的记忆,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