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的效率与温度
□ 任昱
“企业不用跑,管家上门找”,吕梁市中阳县凭借“企业管家”制度成功破解政务服务痛点,通过一场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变革,为优化营商环境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打破“门难进、事难办”的传统壁垒。过去,企业办理执照、进行审批时,常常陷入“多头跑、反复跑”的困境;如今,“中阳企业管家”团队携带设备主动上门,创业者张豆豆只需一通电话,便能“足不出户拿执照”,547户市场主体在“管家”的协助下也顺利完成了注销手续。从企业开办到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一天半即可办结立项的“中阳速度”到奖补资金“零跑腿兑现”,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契合企业的需求,推动政务服务从“完成流程”转变为“解决问题”。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中阳县将服务延伸到了企业发展的“细枝末节”之处。为小微企业提供免费记账报税服务,帮助其管好“钱袋子”;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为企业打通融资‘大动脉’;助力商户申请“惠商保”,帮助其抵御经营风险……这些增值服务不再是“一刀切”的政策供给,而是“量身定制”的精准赋能,让政务服务既体现出“效率”,更蕴含着“温度”。
从“跑腿”到“上门”,从组织保障层面的高位统筹,到构建“流动政务车+24小时热线”的立体服务网络,中阳县通过系统化设计让“管家服务”得以落地生根。这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政务革新,不仅仅是服务模式的升级,更是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它证明,只有把企业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才能让营商环境真正成为滋养市场主体的“沃土”。
中阳的实践,为县域政务服务优化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