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引领国企文化融合探索实践
□ 姚霞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开展以来,并购重组在国企之间展开,国企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跨区域整合已经成为必然。不同企业发展历程不同,地域不同,管理模式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如果不能够达到一定的融合程度,会造成企业在并购重组或跨区域整合时出现“文化冲突”现象,会使企业凝聚力降低,管理水平降低,因此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的特色优势,在国企文化融合过程中起到引领方向、提供组织保障、凝聚发展合力的作用。探索以党建引领国企文化融合的实现路径,既是发展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需要,也是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支撑作用,实现国有企业优质发展的关键任务。
一、国企文化整合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建工作是推动企业文化融合,统一职工思想认识的政治基础。在文化融合阶段,以“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为载体,组织引领广大党员带头践行融入后的企业文化。
(二)现存问题。企业文化的融会贯通,“两张皮”司空见惯,部分国有企业的文化融合仍停留在表层的企业文化符号融合上,并未深入到内核价值层面上融合。融合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多为“自上而下”的文化灌输模式,忽略了人的个性和文化,忽视了不同区域文化的异同点对融合的影响。考核机制不健全,长效保障不够有力,部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考核中没有融入文化一体化或考核标准不够明确、文化一体化成果考核不够量化。
二、国企文化整合以党建为龙头
(一)思想引领:以党的理论武装筑牢文化融合精神。加强理论武装,统一价值共识。国企党组织要把党的理论与企业发展战略、文化理念等联系起来,通过用好“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等方式,把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党建工作的目标统一起来,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文化融合的“定盘星”,把党的理论同企业发展战略、文化理念等联系起来。以凝聚思想合力开展主题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我与企业共成长”征文比赛、“文化融合大家谈”座谈会等活动,让员工分享心中所想、所盼、所感,增强员工的文化融合参与感和归属感。
(二)制度引领:以党建制度完善构建文化融合保障。制度的完善,明确了文化一体化中党建工作的权责。在章程中明确了党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责任,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职工广泛参与”的文化融合工作机制,并将文化融合工作任务分解到党委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会等部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推动党建制度与文化制度融合。将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在“三会一课”中增加“企业文化研讨”内容,在民主生活会中增加“文化融合成效自评”等内容;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融入到企业文化制度当中,建立《员工廉洁行为规范》、“廉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制度,推动党建制度和文化制度共同作用。
(三)行为引领:以党员先锋作用推动文化融合落地。发挥“领头雁”作用。选拔政治素质高、文化认同感强的党员干部作为文化融合的“宣传员”和“心理咨询师”。通过“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帮助有文化认知差异的员工增进理解。“一对一”安排党员干部与外地职工结对子。通过日常沟通、工作指导等方式,将企业新的管理理念、经营行为准则传递出去,促进文化理念在员工中自觉落实。通过党建活动载体,丰富文化融合实践,把主题党日活动与实践企业文化相结合。举办“党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带头参与社区服务、公益帮扶工作,将“社会责任”文化理念落实到企业。组织开展“党员技能大比武”,在比武竞赛中实践“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把企业文化落实到自己的岗位上,使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四)品牌引领:以党建品牌赋能文化融合形象提升。打造“党建+文化”一体化品牌。根据企业行业特色和企业文化独特之处,打造党建文化品牌的典型案例,以党员带头安全检查、积极开展安全应急演练等党员实践活动形式,打造“党员护航先锋”党建品牌,并在全过程中将“平安文化”融入党建品牌之中,大大提升党建品牌的知名度。采用党建宣传阵地宣传融合文化。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企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宣传栏为党建宣传阵地开设“文化融合专栏”、出台文化整合典型案例及相关先进事迹;在党建活动室打造“企业文化展示区”,制作文化融合可视化成果展示。
三、结语
党建引领为国有企业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一是通过思想引领筑牢国企文化融合的精神之基,统一价值认知;二是通过制度引领建立国有企业文化一体化保障机制,促进工作落实到位;三是通过行为引领把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文化融合落地见效;四是通过品牌引领将文化理论成果培育成文化创新的先进典型,使企业文化既发挥了聚合力又能提高吸引力,从而破解国企文化融合的“冲突难题”,促使企业文化“差异”向“融合”转化、“融合”向“提升”跃升。
(作者单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临汾乡宁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