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过去一年,我市农业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走出吕梁模式,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吕梁产业扶贫攻坚提供了资金支持。
据悉,吕梁模式体现为走出了一条“政府推动,集体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的模式,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补偿基金设立、项目库建立、贷款办理、货币补偿,可有效解决农业企业行业风险等问题,符合政府、银行、企业和贫困户四方的共同利益。支持对象为吕梁市辖区内纳入补偿基金项目库管理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及由县级政府搭建的用于当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的统贷统还精英主体或平台公司,借此通过资金来扶持一些农业企业做大做强,进而有效带动或直接参与服务广大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针对贷款额度,根据企业融资需求,微型企业贷款额度不高于200万元(含),小型企业贷款额度不高于500万元(含),大、中型企业贷款额度不高于2000万元(含),县级统贷统还经营主体或平台公司最高不超过4000万元,严格按照批发贷款相关规定执行。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农业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有效开展,吕梁市政府聘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鲍建安和扶贫金融事业部副总裁徐一丁为扶贫顾问,取得了很大成效。通过吕梁农发行对临县朝阳农牧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该公司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人,带资入企贫困户13人;对山西万里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0万元的投资,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人,以带资入股模式与1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帮扶关系;对山西维仕杰食品饮料有限公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元的投资,直接带动或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12人。
“农业产业风险补偿基金扶贫贷款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的一年里,我行至少发放农业产业风险补偿基金为5.9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吕梁分行高级主管李建国说。 (丁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