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特刊

我市PPP工作领跑全国

本报讯 我市发改委认真探索,积极行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PPP项目推进工作领跑全国。2017年4月27日,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成效明显、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方面,吕梁排在全国受表扬的三十个市、县(市、区)首位。

PPP模式是探寻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该模式有效弥补了我市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对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提升固定资产投资热情,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抢抓机遇“早行动”。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我市快速反应,组织人员赴上海、郑州等地学习,征集储备发布了一批项目。

立足实际“可操作”。严格实行“三筛三审”“一案两评”制度,切实提高PPP项目的规范性、可行性,以便更好推进工作。

扎实推进“见成效”。2014年以来,利用各种媒体先后推介发布了五批项目、成立了全市PPP工作领导机构、承办了全省经验交流座谈会、举办了PPP业务培训班、针对“PPP是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印发了简明手册。目前,已落地项目31个,其中14个开工在建3个投入运营,总投资达到425亿元,其中,民间资本投资200亿元,激发了社会资本活力,有效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市发改委投资科科长宁卫中说:“表扬是工作动力,但更多的是压力,这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市PPP工作中还存在着储备多、落地少以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投融资管理新形势,按照十九大要求,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下一步要坚持创新与规范并举,促进有效投资与防范债务风险并重,扎实做好基础设施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推进工作。”

(徐现泽 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