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孝义

匠魂不息王茂伟:创新传承 匠心筑梦

你在传承中创新,赋予木偶灵动的生命。你是新时代的传承人,手心相传,代代延续。

王茂伟,孝义皮影木偶剧团木偶制作师。17岁学艺,制作木偶的时间近乎他年龄的一半,刻苦钻研、创新传承,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走向更多观众,他制作的木偶更是屡获大奖。

在孝义皮影木偶剧团一楼的制作室,王茂伟正全神贯注地给木偶上色。得知笔者的来意,他眯着眼睛笑起来,开始介绍自己手中这个“大耳朵、眼睛会动、嘴巴一张一合”的木偶。“你看,你能看到它的眼睛,它的眼里会有你,这个瞳仁是我们加工出来的,我们用溜溜球。包括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猪八戒鼻子耳朵都要动,机械安装是比较难的一步,肤色处理也是比较先进的,我们把这个处理到人的毛孔一样。全国不会超过三家这样做。”

也是这一次的成功让王茂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木偶制作、创新之路。18年时间,《坷垃传奇》《不亦乐乎》《救国》,一部部木偶影视剧,王茂伟是道具制作的主力,18年时间,不间断的技术创新赋予木偶新“生命”,2012年5月在山西省第十三届“杏花奖”评奖演出中获舞美设计奖,2013年7月参加山西省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木偶造型设计获金奖,2014年设计制作大型木偶神话剧《义虎千秋》人物造型,并参加南充国际木偶节获最佳剧目奖,作品《穆桂英》参加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荣获铜奖。2015年应邀赴台湾参加木偶艺术交流活动。

对于木偶的创新,王茂伟有太多的体会和感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一定要改革创新,将来的木偶会更漂亮,更富有人性化,更适合于以后的市场,我觉得对匠人的认可,就是做好,做精,做下去。”在王茂伟的探索下,木偶的制作材料不断更新换代、机关装置不断推陈出新。作为吕梁市木偶戏传承人,王茂伟的木偶制作技艺也在不断传承,他总结多年经验而成的“孝义木偶制作十步骤”就成了孩子们通俗易懂、易学的教材。

“我做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总结出这十步,让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重点在哪,要点在哪,想的就是让木偶戏木偶制作,不要在我们手里失传了,继续把它走下去。”王茂伟信心十足的说到“走得更好,做得更大,你一个人肯定干不了所有的事,必须要有一个团队,有一个传承下去的团队,下一个二十年之内培养一个团队。”

匠心筑梦,王茂伟说,作为一个木偶制作师,作为一个木偶戏传承人,他一定要让这门传统技艺绵延不绝地传承下去。随着近几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宣传,孝义木偶也开始进学校、进厂矿、进社区表演,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孝义木偶戏。看着自己制作的木偶走进越来越多的观众,王茂伟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