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春晓,陌上花开。清明节前有幸应邀参加“黄河石楼行”考察采风活动,能够在这播种希望的季节,纵情于家乡的山水之间,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令人陶醉!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飞走了,飞到了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黄河畔;飞到了沟壑纵横、一望无际的大山里。这个春天,春意萌动的的心田里又播入了一片希望的种子。
迎着朝阳,我们上路了。车子驶出睡意朦胧的县城,告别平坦宽敞的柏油大道,渐渐进入蜿蜒曲折、崎岖不平的山路。
大山里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暖暖的,亮亮的,金辉般洒在山坡上,马路上,路边的树影斜映在山道上,一排排掠过车窗,向后移去。山里的能见度似乎很高,车窗外是连绵不断的花海,粉白的桃杏花漫山遍野,一坡又一坡,一山又一山,间或有嫩绿的柳树点缀其中,笔直的白杨卫兵似的齐刷刷列队站立,俨然是护花使者。
沉浸在花的海洋里还没醒过神来,不觉已近目的地。车路没了,接下来的山路需要脚步来丈量。这里是石楼县前山乡下洼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个村子古朴而有生机,农家窑洞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土窑洞,土围墙,鸭舍牛棚,鸡鸣犬吠。院畔桃李怒放,菜畦里韭嫩葱绿。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村子里没有学校,孩子们都去县城上学,村里见到的都是中老年人,他们是这片古老家园的守望者,无论贫穷富裕都舍不得离开。我们是这里的第一批游客,淳朴憨厚的老乡听说我们要去西坞夏周城考察,热情地指路,期待开发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时至今日,老乡那张黝黑的写满憧憬的脸,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老乡那温暖期盼的话语,时时萦绕于耳边。取道老乡家门前,走出院落翻山坡,沿黄两岸气温明显高于县城,坡地里野生的小蒜不时进入你的视线,同行的小冉老师剜出了一株,碧绿细长的叶子下是一颗袅袅婷婷、白白净净的小蒜,带着清新的泥土味,散发出诱人的辛香;蒲公英开着漂亮的小黄花,随风摆动,婀娜多姿;灰绿色的白蒿已经有小孩的手掌大了,现在大家都管它叫荫陈,此时是最佳采摘季节,其药用价值可观,是当下最时尚的保健品。“翻过了桃花岭来趟过了杏花海……”真有点怀疑,这首歌的词作者当年是不是在此地采风写的这首歌词,此情此景,让人情不自禁敞开了嗓子。
走出了桃花海,上了一道岭,一道圪坝赫然现于眼前,雄宏、伟岸,呈西南----东北走向,当地百姓称之为“王怀女圪坝”。传说中王怀女在此屯兵,王怀女是杨六郎的妻子,天生神力,弓马娴熟,武艺惊人,一口大刀无人能敌。站在坡上圪坝近在咫尺,矗立于眼前,而要登上圪坝却还颇费周折呢。走过一条又一条羊肠小道,跨过沟沟壑壑,爬上荆棘丛生的山坡,终于登上了圪坝。坝上蒿草齐膝,土楞纵横,每走一步脚下枯草便吱吱作响,仿佛进入了一个原始牧场,没有农耕的气息。坝上有关宋朝、有关王怀女,除了传说,别无他物。
西坞夏周城坐落在王怀女圪坝的东北部,整个城池依山而建,城堡北接庞大的后山,东、西、南三面都在圪坝上,悬崖峭壁地势险要,北边有个类似于岗楼的突兀的山丘,置身其中,城池及周边景况尽收眼底。西北面沿着黄河是一道固若金汤的城墙,站在古城墙遗址上往下看,悬崖峭壁,让人晕眩,隔河就是陕西省清涧县,对岸的景物一览无余。古老的黄河在此平静、缓缓地流过,没有一点波澜,听不到一点水声,更没有我想象中的奔腾、咆哮、怒吼,甚至看不出她是流动的,河水与山体一色,完美融合,像极了一个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慈祥、豁达。
美其名曰西坞夏周城,实际上就是一个古城遗址。蒿草地里随处可见碎瓦片和陶器片,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我们眼里它们也就是一些普通的瓦片,顶多也就知道个“秦砖汉瓦”。同行的文管局考古专家李老师为我们做了讲解,令人咋舌,眼前随地可见的这些灰不溜秋瓦片陶片,竟然可追溯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经他一说,我们这才发现,同为瓦片,纹路深浅不同、花纹图案不同,这是无言的历史,珍贵的古迹,不由对脚下这些灰头土脸、貌不惊人、残边缺沿的瓦片心生敬意,它们与这座古城同生死共存亡,见证了古城的辉煌与衰落。而今,它们又为后人考证这座几千年前的古城提供了不争的物证。李老师说这仅仅是古城堡坍塌后散落于地表的零星碎瓦,作为一个考古对象,这是一片处女地,地下埋藏的深层的宝贵古迹,重要资料,亟待有关专家进一步考证。
整座古城堡由北而南呈阶梯状,北高南低,坡度舒缓。顺着山势往南而行,可见几堆山石,码放整齐,有说是阎锡山修筑河防工事而为,详情不得而知。
顺着原路返回,队友们发现城北有泉水汩汩而出,清澈、晶莹、透亮,不知她在此涌动了几千年了,此时给这座古老的城池平添了几许灵气。古城入口处,古老的石阶依稀可见,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更显得深沉,厚重!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对面山头远眺西坞夏周城。车至一道垣上停下,我们徒步上山。人勤春早,山坡上挖条带的农民挥汗如雨,坡顶小路边他们的摩托车一字排开。这垣上兴许从未有这样的团队来过,热情好客的农民隔着山坡与我们攀谈,为我们指路。过了这条小路山势开阔起来,有略为宽敞的土路延伸至山顶,看得出有车辙。土路两边的坡地上是枝枝叉叉尚未发芽的枣树,放眼望去,这褐色的枣树与这满目灰褐色的山体融为一体,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古朴。沟壑里、山坡上则是长满了桃杏树,坐在车里掠过的是一片一片的花海,走在近旁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走在垣上,沐着春光,山风习习,带着春天的泥土气息,空气清新,贪婪的深呼吸,多呼吸一口就是赚到了。
终于登顶,极目远眺,远处黄河两岸群山巍峨,苍苍茫茫,黄河犹如一条平坦宽阔的大马路,水山一色,相得益彰。北望王怀女圪坝,气势磅礴,似一头巨兽横卧于黄河岸边。站在这里望西坞夏周城,圪坝是从北山延伸出来的,地势较低,背靠大山,三面临崖,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识圪坝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在这里远观西坞夏周城,队友们无不折服于先祖的睿智,在此择地设城是一项英明举措,如此看来王怀女在此屯兵打仗的传说也并非子虚乌有。
返程中远远望去,山坡上鳞次栉比的条带依着坡地走向划整齐出优美的弧线,这坡连着那坡,这山连着那山,宛若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煞是漂亮。路边枣树上,去年的红枣密密麻麻悬挂在枝头,颗颗紫红干瘪,却是那么执着地挺立着,挺过了一个严冬,站立在春天的枝头。枣贱伤农,曾经身价百倍,雍容高贵的红枣转眼便被市场无情的抛弃。队友们热烈地交谈着,西坞夏周城犹如黄河岸边一颗掩映在前山下洼村的明珠,璀璨夺目,亟待发掘。沿黄文物旅游开发势在必行,我相信,西坞夏周城的开发,必将给沿途农民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