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 严水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申党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贯方针,提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给民营企业家带来了“及时雨”、吃下了“定心丸”。

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就是要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表明,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让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之所以说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首先是因为我国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其次是因为我国民营企业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就是要在行动上坚决做到“真正有所作为”。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座大山”由来已久,其形成的原因,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是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结果,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结果。特别是关于政策落实不到位,习总书记更是说得非常实在,提出了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这六大政策举措对于广大民营企业家来说,真是“久旱”之后的“甘霖”。事有所成,必是吏有所为。民营经济要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新提升,关键在干部。一是清除政策执行的“拦路虎”。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可是这些政策措施到了一些部门、一些干部那里就“断线”,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二是当好政策执行的“明白人”。政策措施落实不下去,既有一些部门、一些干部“不愿干”的态度问题,也有“不会干”的能力问题。对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定要结合实际、举一反三抓好政策举措落实,特别是要杜绝简单粗暴搞“一刀切”。比如说,如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那就一定要做到,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这样才能让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就是要在服务上提供更加优质快捷高效的营商环境。一定意义上讲,民营经济就是“环境经济”,其发展活力与涉企服务的质量水平直接相关。现实来看,一些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与营商环境不优、涉企服务不到位有关。有的地方对企业诉求能推则推、能挡则挡,想方设法说不行,负责同志面不敢出、话不敢讲;有的政策资源择大弃小,眼里只有“顶天立地”,没有“铺天盖地”,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有的审批项目挤牙膏,一次只说一点,让企业来回跑,多次跑。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一些地区、一些单位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千名干部下基层、加大监督考核力度等重大举措,努力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努力营造出尊重企业家贡献、重视企业家价值的强大声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感到“环境在改善,投资有信心”。然而,较之于先进省市,与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相比,与企业和群众的期盼相比,我们在营商环境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把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必须努力打造高效率、不求人政务环境,打造服务好、有实效的发展环境,打造低成本、覆盖广的市场环境,急企业之需,帮企业之困,为民营企业家安心发展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