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永远的铭记

——方山县烈士遗骸收殓工作小记

□ 王笑丽 杨应平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同方山人民一起与侵华日军展开了艰苦斗争。在最困难时,他们以树皮、黑豆充饥,与日军大战百余次,其中下西山、杨湾、水冲沟、艾蒿梁等战斗中都给敌人以致命打击。在残酷的战斗中,无数先烈为了保卫家园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是他们以血肉之躯守护着黄土高原,绝不让日军过黄河,也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方山人民群众今天的幸福生活。

历史成为永恒,英烈尚未归家。让散落在荒野的抗日英烈早日“归家”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对抗日英烈最好的告慰和崇敬。今年年初,方山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一定要找到在方山县境内能找到的烈士遗骸,将在清明节之际,将遗骸送回晋绥烈士陵园,让这些抗日英烈“魂归故里”。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却挡不住寻找烈士遗骸的热心与脚步。方山县人武部、县政协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合力出击,走村入户、翻山越岭,许多路车到不了,只能步行,许多山满是荆棘没有路,只能一边修路一边走。许多山路,人上去都很困难,还要带着工具、干粮走上大半天。80年了,太多英烈的遗骸随着时间的消逝与自然的变迁,深深地融化在了吕梁山上不见了踪迹,有的深深地压在石头林里,难以挖掘;有的被不知情的农民耕种时无意中抛到荒野,无法留存;还有的即使找到,也是缺胳膊断腿难以复原。尽管如此,寻找队伍仍旧一丝不苟。

李来平是一名方山县老民兵,怀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他志愿成为了寻找烈士遗骸的普查员。2017年以来,他跑遍了全县的各个村落,不放过任何一条有用的线索,可谓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有了他的支持配合,核实登记挖掘工作进度快了许多。1940年牺牲于雅儿崖的游击队第三大队指导员苏明的墓地找到了,1942年八路军120师358旅决死四纵队师排长墓地在积翠乡赤红沟找到了……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寻找,截至目前,共找到了11位烈士的遗骸,寻找工作仍在继续。

与寻找队伍交流完已是黄昏,乘坐在返回机关的车上,笔者心中默默祈祷:寻找队伍能够找到更多的抗日英烈,使他们早日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