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民族瑰宝·拓墨春秋”专题研讨会 在吕梁山美术馆举行

图为研讨会现场。 臧媛慧 摄

本报讯 (记者 臧媛慧) 5月26日,“民族瑰宝·拓墨春秋”专题研讨会(吕梁站)在吕梁山美术馆举行。来自我市近30名书法专家、学者和爱好者,围绕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共同探讨其历史和艺术价值,并为碑拓书法艺术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据了解,由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的项目——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展于今年1月至12月在省内巡展,目前已在太原、晋城、运城、临汾、长治和晋中举办过,第七站吕梁站展出的时间为5月24日至6月2日,为期10天。此次碑拓书法艺术展包括东汉到唐朝、北宋到明代、清朝到近代三个时期的碑拓作品,共79幅。此次吕梁站展出还增添了投影仪,方便群众观看碑拓视频讲解。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此次碑拓书法艺术展,先后进行了发言。吕梁老年书画协会会长安琪说:“看到很多观众驻足作品前,手指仿佛化作了笔尖,随着上面的字体流畅地写字,让我感触很深。这次书法展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楷书的秀丽、篆书的电压、草书的大气……我们不只要学习,更要去创新,推动文字艺术的发展。”

吕梁书协常务副主席李遇春指出,拓片艺术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方法,但是山西的碑拓作品很少。而且很多人只注重研究书法本身,忽略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希望大家不要只看作品的字体,更要注重其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

省文化馆副馆长赵小英谈及此次展出的过程,感慨道:“以前在吕梁举办展览,由于离石区没有大规模的展区,只能选择孝义市。这次虽然展区有了,但设备还不完善,桌子是借来的,加上缺乏人员,大到布展,小到搬桌子,就几个人在忙。希望相关领导加强重视,媒体单位注重宣传,不仅要让吕梁的经济发展起来,更要让吕梁的文化繁荣起来。”

研讨会的举行,让大家进一步关注碑拓书法艺术,也彰显了碑拓艺术的魅力,提升了我市文化的软实力。大家一致认为,碑拓艺术要发展,相关部门既要重视开发,也要重视硬件建设;艺术工作者要注重文化的传承,积极弘扬碑拓这一传统的优秀文化;广大爱好者要加强学习,大力吸取文化盛宴的营养,让全市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