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艺副刊

◇写序琐记七

情感凝聚 意趣充溢

□ 梁镇川

为朋友的著作写序,必须对著作者熟悉,且过从甚密、交往深厚。只有充满深情厚意,方能情感凝聚于笔端,意趣充溢于字里行间,写出感人的文字来。

在为郝子维先生所著的《郝氏宗族·老二门概述》的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俩之间的交往,大约在五、六年前,自晨练始,继而文来书往,野游聚餐,诊脉开方,婚嫁寿诞,这样一来二去,他有诚心,我有诚意,互相尊敬,彼此信赖,便成了文朋挚友。最令我感动的是,我的新编大型晋剧《杏花酒翁》在吕梁市影剧院首次公演时,年逾七旬的子维兄不畏冬月严寒,不惜百里之遥,前往观赏;嗣后,又连夜加班撰写数千言的剧评,刊登在《吕梁日报》、省《三晋戏剧》杂志上,对我的拙作予以热情洋溢的高度评价;《杏花酒翁》晋京演出载誉归来之后,他欣喜若狂,专门设宴为我洗尘、庆功。如此倾心支持文友、悉力褒掖创作的义举,令我久久难以忘怀。如今,子维兄的大作成书出版,我无论如何也得写点文字,予以支持、祝贺!”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为朋友的著作写序,尤应感情充沛。我想,没有对郝子维先生的了解,没有对老人家的真情实感,难以写出这样的文字来。难怪子维兄说,这篇序文,他读得热泪盈眶。非情之所至,是不会催人泪下的。

郝子维先生八秩寿辰时,我填词“满庭芳”祝贺。词曰:

三指灵玄,凝神仄耳,子诊脉道维专。望闻问切,心血润方篇。岁岁研磨日月,青灯下、饱学经卷。竟赢得,盈门患客,美誉口碑传。

仁贤。遭几度、风霜雨雪,玉汝于坚。走百户千家,医遍山川。三代扶伤救死,惠民众、济世壶悬。今耄寿,光华晚景,夕照正灿然。

其实,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景之间、以至人与一切美之间,情感都是互相关照、相融相恰、互动升华的。关键是你必须具有美的情怀、美的鉴赏。南朝梁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曰:“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你对他投以木瓜,他便会对你报以琼瑶。说白了,为朋友的著作写序,就是审美。你对它赠以爱的情怀,美的鉴赏,它便会回答你诗的雅兴、文的深思。对朋友的著作,没有审美鉴赏、审美情趣,是写不出好的序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