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艺副刊

◇收藏·紫砂壶八

经典器型之传炉

□ 雒元元

俞国良作品《传炉壶》

在紫砂壶经典器型之中,传炉壶可谓是壶中一绝,集高超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于一身。从传炉壶的造型来看,当属于紫砂方器光货类,壶身和古代青铜器香炉类似,以方器为基本形态,但是方中寓圆,没有棱角,比一般的方器多了些圆润之美。三弯流壶嘴曲折有致,与之相呼应的是圈把张弛有度,壶盖微微隆起,上面点缀的壶钮如同圆珠,四足为乳钉状,整器呈现出方圆相济、挺匀有力的特征。

“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明万岁灯”,记得小时候在老家过年,总是要写这样的一副新对联贴于神仙画像左右,前面呈放一尊香炉,充满了仪式感。后来在紫砂艺术之中了解到传炉壶之后,感觉和儿时的记忆有些熟悉,仿佛是早早就见过一般。关于传炉有着这样的解读,“何谓传炉,传者,动也;动者,水也;水者,智也。炉者,鼎也;鼎者,火也;火者,礼也。”由此可见传炉壶不仅仅是一把喝茶品茗的实用之器,更是一种礼器的象征。紫砂传炉壶古朴雅致,四方浑圆的造型有着青铜器般的庄严与敦厚,又有着瓷器一般的圆滑流畅,在悠悠古韵之中方圆交替,妙不可言。

传炉壶的制作工艺融合了方器的泥片镶接技法和圆器的拍打成型,先采用镶身筒的手法来制作粗坯,然后再上下左右逐一拍圆。壶嘴的制作更是颇具挑战,攸关全局气势和整体效果的呈现,三弯造型难度本来就很高,还要考虑出水的流畅度和断水的爽利,充分的体现出创作者的技艺功力和美学涵养。一把完美的传炉壶,呈现出外层圆润、内力粗犷的形体效果,配合四乳鼎足之势,稳重大气之中又秀气小雅,透露出温润内敛的文人气息,成为爱茶之人的杀茶利器和把玩佳品,可谓是“盈盈一手握,壶中乾坤大”。

大象无形,大巧不工。传炉壶作为紫砂造型方中寓圆、圆中带方的典范,从侧面看,壶身浑圆,俯而视之,则形为四方,似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方圆之所都融入进去。又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金殿传胪”之典故,蕴含着吉祥之意,所以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当我们用此壶冲泡茶叶的时候,水气弥漫而上,似乎如同袅袅青烟自壶中飘散,古意盎然,如梦似幻。在传世的紫砂传炉壶中,以清代末期、民国初年的壶艺名家俞国良制作的最负盛名,在2011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中,俞国良款、溥心畲题字画的传炉壶以575万元的价格成交。在普通紫砂市场上,同等条件下,传炉壶的价格也要比其他款式更贵一些,因为其中凝结着紫砂艺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