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艺副刊

山村生活的另类图画

——常捍江长篇小说《阁老梦》品读

□ 张行健

在压抑与沉重中,艰涩而痛苦地读完了常捍江长篇小说《阁老梦》。二十年前,读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将军逃逸》时,似乎也是这种感觉。当然,《阁老梦》写得更深沉、娴熟、从容、老到、深邃和凝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整个九十年代,捍江乡土题材的中短篇小说是风格鲜明且独树一帜的,他的《饭碗》《古风》《天荒地老》《梦·酒·人》《古空》《人绳》《古代是兵寨》《古道崖》《深蓝色的碑》等作品是那个年代我心目中的精品佳作,之所以记忆犹新,印象深刻,是他那一阶段作品意蕴深远,敏锐精到的缘故。

捍江的小说题材,部分作品带有自传性质的艰辛生活经历和早期的情感体验,而大多是现实乡村生活的描摹和展示,多角度表现经济变革带给乡村的活力、动荡、骚动、倾斜。当下乡村的每一种变化和村民生存状态,都刺激着敏感的他。捍江的洞察是深入的,捍江的文笔是冷峻的,山民们在渐次改变古老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心理的演变和情感的微妙也反映和折射出现实生活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在他的一系列中短篇里,我能读出他对个体命运和群体命运的揭示和审视,也能从他笔下看到山村变革的步履维艰以及变革带来的异化和嬗变。在捍江精妙冷硬和古奥的笔下,对生活的丑恶与人性的复繁多有无情的批判和深刻的揭示,当然也充盈着一个良知作家深深的忧患和处处显露的内心困惑,这是早年间读出的常捍江小说特质。

这次品读咀嚼他的《阁老梦》,很自然地联想到他当年的两个中篇《天荒地老》和《深蓝色的碑》,那是他较早触及到乡镇企业和农民企业家的题材,书写矿区经营者多面人生和多元人性的现实问题小说。而长篇《阁老梦》则是他在此题材上的集约式涉猎和更加沉郁式思索,以及对人性深处阴暗面揭示的更强有力的延续承袭和进一步深化。

《阁老梦》的小说背景是也是故事发生地——大山深处一片平展洼地名为龙眼洼村,后被风水高人改名为阁老村,而位于村子旁侧的煤矿则是整部小说的中心背景。作品从阁老村的煤矿起笔,煤矿遭遇一场大地震的整个过程而终结。这一条黑暗、狭窄、潮湿、脏污的私家煤窑便成了容纳全部小说的容积和空间,小说的格调也由这条通往富贵也通往地狱的巷道来确立。作者运用电影蒙太奇的闪回和时间交错情节切换手法,把小说主人公康沛然(小名猪猪)并由康沛然生发而去的康沛然的爷爷、父亲、女友以及和康沛然牵连在一起的煤矿难友、煤矿老板、老板儿子、女友家,各色人等交织交叉在一起。阴暗幽黑的煤矿如一只恐怖的大网,把与之关联的人物网罗在一起,网成了一个无形的却复杂的小社会。

《阁老梦》的人物是集中的,小说通过康沛然的意识之流和思绪飞扬把康家三代人的生活阅历和人生命运零碎却有序地展示出来,每个人物的命运遭际和生存坎坷无不打上不同阶段的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浓重烙印,残酷而荒诞的历次运动剥夺的不仅仅是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们的家庭安宁人生幸福,伤害的是从肉体到精神的劫难和撕裂……而表现这一沉重命题,作者没有另外设置背景、场景、人物、事件、矛盾、冲突,而是举重若轻地用主人公的意识闪回和具有魔幻现实色彩的爷爷的魂灵兀显,和那一句颇富神秘的预言和谶语效果的唱词的反复出现,既为过往的各种磨难作一个无可奈何的观照,又为即将出现的大浩劫大灭难作为一次又一次的伏笔和警示。

小说的二号主人公温小婷是由康沛然牵带出的人物。温小婷在作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是当下在城市干部家庭长大的极富现代色彩的女大学生,在她身上现代元素无疑是十分强烈的。她时尚、漂亮、大方,也有骨子里的善良,对真爱的执着追求,任性、骚动、新奇、浮躁、多变集于一身,在很短时间里历经坎坷挫折和生死劫难之后,她也经历了一场人生洗礼和爱情的大考验。作为研究生,康沛然的女朋友随他回到全然陌生的山乡作一项社会调查,这不仅仅情节合理,温小婷的出现和她有关联的情节延宕,极大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和蕴含,使作品在原本狭小的山乡背景上拓展开来,延伸到文化层面更为辽阔的区域。

作品一方面在着力书写当代文化青年康沛然在故里煤矿辛勤打工赚取学费的一幕幕场景,又用虚幻手法展示康家三代人的命运轨迹,并用温小婷这一线索伸探到煤矿主的经营内幕和社会运作。这就开阔了作品视野,一方面,侧面表现了所谓的农民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和内心冲突,采用家庭式管理形式,充分使用钻营手段和利用社会资源,壮大与发展他的煤矿,又由于目光短视,利欲熏心和小生产者的经营观念,使得企业危机重重步履维艰。作者富有深度的开掘,也从另一角度表现了私营企业的伤痕累累和艰难历程。

同常捍江以往的乡村小说不同的是,他的这部长篇是他表现山村小说的另类创作,另类不是别于他人的别出心裁,而是创作选项上的另起炉灶或叫另辟蹊径更为准确。

这是一部灾难小说,在某山村煤矿遇到强烈地震之后,被囚困其中而艰难求生的煤矿工人的故事。说是煤矿工人,其实大多是阁老村的农民工。康沛然虽是博士生,也是从阁老村出去的又利用假期回村打工者。小说的侧重点并没有放在灾难临头时被困者如何出于求生本能千方百计去突出重围,浩叹他们的毅力如何坚韧、生命力如何顽强等等,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描摹康沛然困兽犹斗中仍在时空交错里思索生活拷问人性。

尤其是对人性阴暗面的揭示,不惜笔墨又入木三分。

阁老村原本叫龙眼洼村。几百年前是一片无有人迹的不毛之地,深山老林中平展开一片从未开发过的洼地。风水先生看过之后说道,洼地四周山丘树木环绕,村后青石岩下有一股清泉涌出,环洼地流淌……青石岩后连绵山梁是一条龙身,其东南方向的平展之地就是一只龙眼,高人断言,龙眼安宅,不王亦侯。之后改村名为阁老村,阁老村人也便求贵求富心切,从此便开始做上了阁老梦……

常捍江深邃高格的小说立意便在阁老村的阁老梦里萦绕不绝,作品绝对富于后现代的反讽和幽默,后现代对传统的颠覆和高超微妙的挖苦揶揄,这种讥讽是沉重的,流泪淌血的。

如果说在二十年前常捍江小说作品里大多有一个如影相随的“自我”形象的话,那么在《阁老梦》里,我固执地品读出在康沛然身上依然有常捍江浓浓的影子。常捍江这个资深的三十年前便有农民作家称谓者,曾经有过许多的现代城市青年的美好梦幻,受高等教育,当青年作家,娶漂亮时尚的城市女青年为妻,过文明时尚幸福的都市生活,是他多年来心心念念的祈求。当严酷的现实生活彻底粉碎了他理想而虚幻的城市梦想的时候,心有不甘的他总是把这种浓郁心结寄托在他的作品里,播种在他的小说土壤中……《阁老梦》里的康沛然吃苦、耐劳、勤奋、柔韧、宽容、大度、善良、诚挚,这一切性格特质无不打上浓重的常捍江烙印。正因为如此,正因为自觉不自觉中,塑造人物的时候,造像一般关照到了作者自我,正如一个人物国画家在刻划某一人物形象时,脱逃不了自我的影子一般,尽管是写意的而并非写实,笔下人物还是有着自我形象的摹写和性格特征,这似乎也是一种宿命的必然。

也正因如此,康沛然的身上,才充满了正气,才坚韧不拔,遇挫不馁。作为一个山村走出的农家出身的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才能对山乡的土地和山乡的煤矿有着难以割舍的依恋,尽管他的煤矿劳作是要赚取一笔必须学费的。他对生他养他自小依托的山村土地依然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愫。

寄托着先人们升官梦想的阁老村并未出过一个行政界的科级干部,却考出一个博士生,博士生的康沛然在官本位承袭下来的人们眼里,显然不如一个公务员在他们心目中更有价值,博士生还存在着考取公务员的思想压力,这是何等荒诞荒唐荒谬的天下怪事!康沛然的心理是失衡倾斜的,他依然忍辱负重坚守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为人底线,即使遇到矿难面对于平时打压卡他的常二茂,也还是伸出人道的救援之手,尽管心里也曾涌现过一缕阴暗的想法。

对人性的多元化多角度的深层揭示,聚拢着常捍江的饱满元气和写作功底,作品中的人物之所以血肉丰满,是作者锐利的笔锋切入探伸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揭示出人性底色下藏着的“小”来。温小婷面对物欲的情感徘徊;矿友对常二茂的痛下黑手;把老爷子丢进开水里的惨不忍睹;奶奶杀人的过激犯法;王乙涛的系列作派;康沛然老爹面对煤矿赔偿的欲念作祟……

尽管文学的根本审美是精神性的,但对人性中丑恶丑陋的揭示是审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康沛然坚持精神的高度,显然成了这部作品的精神坐标,我甚至将他视为精神偶像。康沛然是现实的,是凡俗的,也是脱俗而高致的。无论经历怎样的不幸、苦难、坎坷、遭际,从他的身上能感受到生活的希望,感受到温暖的力量,感受到同情心的可贵。从这一点讲,这便构成了《阁老梦》立足现实的理想之光。也正基于此,《阁老梦》也并非虚幻的逐梦之旅,有一缕理想之光照进古老的阁老村里,阁老山庄更加多元而凝重。笔者也才能更加真切地读出这部长篇里山村生活的另类图景。

(作者系山西省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