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艺副刊

火牛阵汉画像石

□ 高玮

火牛阵汉画像石 火牛阵汉画像石为国家一级文物,1980年在离石贺昌中学收集,左高69厘米,右高86厘米,宽95厘米,现藏于吕梁市博物馆。

吕梁市博物馆藏有一块火牛阵画像石,为国家一级文物。此画像石1980年在离石贺昌中学收集,左高69厘米,右高86厘米,宽95厘米。

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汉画像石的分布区域非常广泛,覆盖面积占大半个中国。主要集中在山东、苏北及安徽交界地区、山西及陕西、河南、四川。山西省只有地处晋西的吕梁市出土,年代为东汉晚期。

吕梁市博物馆收藏的这块火牛阵画像石,上端刻蔓草状勾连云气纹以作边饰,下方从左至右分别刻有一鱼、一马、一龙,中间为主题图案斗牛图。主题图案从左至右分别刻有:武士一名,侧身躬步,双手举剑,头部扭向右侧,其右侧牛一只,朝左狂奔,做抵状,双角似鹿有叉,实为角上绑有尖而细长的刀剑;依次有一符拔(文已不清);武士一名,朝右站左,左手按剑,右手执锤;武士一名,朝右跪立。画像石内容为战国田单“火牛阵”故事。

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联合秦赵魏韩,大举进攻齐国,半年之间,夺取了齐国的大片土地,齐国只剩下莒州和即墨两座城池还在坚守。危难之时,齐国大将田单临危受命,带领军民抵抗燕军。田单命人集中了城中500多头牛,用五颜六色的颜料,在红布上画了张牙舞爪的猛兽图案,披在牛身上。牛角绑上锋利的长刀,再用麻布浸上油,裹在牛尾上,将牛赶至城墙根儿。田单又挑选了几千精兵,与牛一样装扮,披上了猛兽图案的红布。一天深夜,月黑风高,通过城墙上事先挖开的十几个门洞,士兵和牛悄悄地出城,逼近燕军营寨。一声呐喊,牛尾被点着,牛又惊又痛,拖着“火尾巴”发狂地冲进燕军营寨,士兵们紧随其后,杀向燕军。燕军猝不及防,崩溃大败,齐军衔尾追击,很快就将燕军从自己的国土上赶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