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

朱学东:诗意中国的白酒清香

□ 本报记者 王洋

“酒让生活更有诗意。酒,滋润了生活,让生活有了远方和诗意。酒,养育了中国文化的半壁江山,‘酒逢知己千杯少’表达相聚之喜,‘劝君更尽一杯酒’表达离别之意。”中国文化学者朱学东在中国清香型白酒品质与价值高峰论坛上说。

朱学东是传媒专家、中国文化学者,是国内资深的平面媒体研究专家。曾任中国周刊总编辑、南风窗总编辑、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董事、传媒杂志常务副总编辑兼常务副社长、信息早报副总编辑。曾发表过一系列在业内产生较大影响的文章,被收录到《中国传媒产业蓝皮书》、《中国期刊年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曾多次参与新闻出版总署以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传媒方面相关课题的研究。

“酒企的责任应该继续巩固提高酒的品质,如果企业互相拆台,那就会一损俱损,一定要以当代的智慧和胸襟,讲好当代酒故事。酒企还应该塑造现代酒文化,现代审美,比如说酒质量、酒器、酒礼,饮酒文化等。”朱学东还借用李白的“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月下独酌》)诗句来表达喝酒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的豪放个性。

“中国的诗歌文化,与酒是密不可分的,有酒就会有诗和远方,也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诗情画意,古代许多诗人学者是爱喝酒的,喝完酒后,灵感随即而来,诗意大发,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朱学东说。

“‘百岁光阴能有几,遇饮酒时须饮酒’。酒就是日常生活,是情感表达的载体,跟我们的喜怒哀乐密切相关。酒还可以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载体,与朋友喝酒的时候,可以讲文化、聊家常,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其实爱酒就是爱生活。”朱学东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