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要求自己经常跑基层、蹲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源,力求在提案中,找准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切口,切实担负起政协委员职责,确保‘建言建在需要时’。”在市“两会”上,来自民建、民进界别组的政协委员李新说。
李新认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吕梁是全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之一,我市自然地质环境脆弱,地形起伏,沟谷纵横,植被稀少,地质构造复杂,极易引发地质灾害,作为全省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和易发区,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去年秋季我市连续强降雨,到春季气温回升解冻,塌隐、滑坡隐患点将增加,很多采煤塌陷区的地质灾害风险将进一步加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此,李新建议,要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充分利用电台、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媒体,广泛宣传地质灾害科普知识,使全民深入了解地质灾害常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缩小因为发生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要完善监测预警系统。针对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动态性等特征,安装各类监测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预测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布预警信息。要继续加强山区防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对社会生活、生产行为进行管理,以适应或规避地质灾害风险。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保障,把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将其纳入财政预算,逐年拨付资金,确保灾情来临时,能够拿得出、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