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聚焦两会

王耀辉代表

加强校医配置 呵护校园安全

□ 本报记者 任星

校医是具备医疗卫生常识,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人员,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执行者,肩负着学校传染病监控、健康教育、学生体质监测、心理健康疏导等任务,对校园公共卫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处于人物共防、多病共防的特殊时期,学校的自身防控能力高低显得尤其重要。

“校医是保障学校自身防控能力的生力军,但目前我市大部分学校医务室存在医疗器械和药品不足、校医数量严重短缺。学校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甚至会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等,使学校的自身防控能力捉襟见肘、大打折扣,也使师生的健康得不到保障。”市人大代表、离石区龙凤小学校长王耀辉说。

因此,配置校医既有法律和政策的依据,又有现实的迫切需求,事关全市师生的健康与安全,他建议,为我市中小学校配置校医,尽快解决我市中小学校校医短缺的问题。

首先,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由市政府牵头,成立教育局、卫健局、人社局、财政局、编办为成员单位的校医配置领导小组,共同研究解决校医编制、工作待遇和职称晋升问题的方案,吸引合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职。其次,分步配齐校医。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到2022年,中小学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达到70%,2030年达到90%”的要求,我市中小学校校医配置工作可实施分步配置办法配置,力争3—5年内配齐。再次,搞好卫生室建设。按照《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新建卫生(保健)室,达到场地、人员、设施三配套的要求。最后,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将校医配置和管理纳入对县(市、区)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有力推动这项工作落地,切实保障师生的健康和校园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