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浇灌“四心” 勇毅前行

全力推动吕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 吕梁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卫徐刚

近日,国务院出台《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到2035年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支撑。

吕梁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每年因为气象灾害诱发的次生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推进吕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尤为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共同努力。

坚定信心,紧跟《纲要》部署,推动任务落实,实现既定目标

《纲要》明确了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发展总目标,部署了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等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服务支撑吕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奋斗目标,以实现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为主线,推动气象科技创新、气象基础能力、气象服务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建设跃上新台阶。这就需要吕梁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气象部门坚定信心,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努力推动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落实落地。

坚守初心,紧盯发展需求,做好服务保障,筑牢立业之本

《纲要》立足气象事业新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等任务,从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农业、人民生活、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全方位、立体化部署了气象服务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各项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气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气象服务的不懈追求。气象事业经历了从服务涉密工作到把天气预报告诉老百姓,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到服务各行各业,从基础薄弱的跟跑到并跑、部分领域领跑的新阶段。一路走来,做好气象服务保障一直都是气象人追寻的初心,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立业之本。这就要求全市气象工作者坚守初心,围绕吕梁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重点工程项目、人民生产生活,深挖需求、拓展渠道、打通“神经末梢”,准确、及时提供专业、个性、精细的气象服务,努力构建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将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等各环节、全链条。

坚持本心,紧随前沿科技,加强能力提升,夯实立身之基

《纲要》提出要建成国家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专业气象和空间气象四类观测网,推动监测系统更加精密;要形成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1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的“五个1”精准预报能力。

监测预报预警是气象工作的本业主业,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是气象事业安身立命之基,是气象人的默默无闻、代代相传,始终坚持的本心。这就要求全市气象工作者坚持本心,发扬优良传统,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加强先进设备、产品的本地化转化,在科研项目、强对流天气本地化算法研究等各方面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和国民经济全方位保障方面的作用。

坚决同心,紧密沟通配合,汇聚多方智慧,构筑发展合力

《纲要》指出要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互动机制,探索打造面向全社会的气象服务支撑平台和众创平台;要健全跨部门、跨地区气象相关数据获取、存储、使用监管制度,研制高质量气象数据集,提高气象数据应用服务能力。

当前,气象服务已广泛融合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推动吕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各行业各部门凝聚共识、同心通力,密切配合,在服务吕梁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和实施“四大战略”、打造“四区”、社会民生事业等各方面深化合作交流,汇聚多方智慧,形成推动吕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吕梁气象部门将大力弘扬吕梁精神,“强信心、守初心、固本心、凝同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确保《纲要》各项决策部署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