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守牢安全底线 稳固经济大盘

——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高艳龙

□ 本报记者 白凯冰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防范险遏事故是应急管理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的服务、最有力的支持。

围绕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稳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助推政策落地见效,不断提高复杂环境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助力经济稳步发展,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高艳龙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市应急管理局坚决贯彻省委、市委‘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要求,坚决打赢‘保供’与‘安全’两场硬仗,认真落实市政府58条政策举措以及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更加重视统筹协调,更加主动靠前服务,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推动各方面把安全发展要求紧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高艳龙介绍。

1-6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13起、死亡18人,与2021年同比事故数减少22起、下降62.86%,死亡人数减少21人、下降53.85%;与2020年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7起、下降56.67%,死亡人数减少16人、下降47.06%。其中发生较大事故2起、死亡7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增加7人。

“我们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有,强化责任落实,研究印发了《吕梁市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行动方案》,其中包括6方面22条工作任务,并逐条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稳步实施;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吕梁市推进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系列机制(试行)》,实行日报告周小结、月中月末信息调度、每月通报督查、警示提醒、重要事项督办、约谈问责、半年一考核;强化隐患排查,扎实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集中行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工作。共计排查一般隐患45832条,整改率99.36%;重大隐患10条,整改率90%。”高艳龙说。

保障安全生产,有力监管是关键。市应急管理局将始终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建立与公安、纪检部门协同核查机制,严肃查处迟报瞒报事故责任,并纳入联合惩戒和安全不良记录“黑名单”;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强化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专户会诊,对全市企业进行会诊把脉,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各类自然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协调,将防灾减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灾害能力;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干部24小时在岗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科学有效应对处置。

保安全为稳经济夯实基础。“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压实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织密监管网络并建立准入机制,持续做好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以安全形势之稳为经济大盘之稳夯实基础、作出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高艳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