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工作的几点思考

□ 马永华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闻编辑工作提供了便利性,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笔者认为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实时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协同多方话语以凸显编辑工作角色,增强整合意识以优化编辑效果,借力数字技术以提升编辑效率,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整体综合能力,从而高质量做好新媒体编辑工作。

一、协同多方话语以凸显编辑把关角色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话语权和参与度不断增强,传统意义上编辑工作的话语权受到冲击。正因如此,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就需要协同多方话语,重塑编辑角色,提高公信力和服务力。

(一)要把握编辑自身话语权。编辑是社会文化发展特别是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审核人,其政治素养决定着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方向,新媒体环境下更需要提高编辑主体的政治理论素养;提升编辑主体的信息辨别与整合能力。建设政治敏感度高、责任心大、专业能力强的工作队伍,从而提高编辑主体的引领力,打造精品力作。

(二)要密切关注受众话语权。新媒体环境下的分众化趋势使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呈现个性化特点,要求编辑要善于倾听受众心声,捕捉受众的阅读需求,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传递信息,尤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服务力和认同力。

二、增强整合意识以优化编辑工作效果

一方面,注重提升新闻资源整合能力。新闻编辑工作需要将各类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制作成有价值的新闻。在媒介融合的影响下,要运用搜索引擎、算法等技术主动捕捉热点、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于枯燥但内容丰富的资源要提炼整合,由此满足受众碎片化的阅读需求;对杂乱无序的素材和资源,要寻找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价值的题材,分门别类地建立数据库,对素材进行创造再利用,满足分众化需求,从而实现整体式和提炼式审核的统一。

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编辑多种平台的把关能力。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平台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媒介产品内容需要多个平台协同传播,编辑主体必须熟悉各种媒介形式的特点,掌握不同审核标准,比如:微信公众号上图片编辑、视频号编辑、文字排版设计等技术的审核能力,从而使作品快速呈现最佳表现效果。

三、借力数字技术以提升审核效率

新媒体不但是数字技术发展下的产物,而且也带来新的知识和传播技术。各大直播平台、APP、视频网站、“两微一端”等成为用户生产内容的展现平台,加上VR、AR、AI、H5等技术的成熟运用,仅仅依靠传统的编辑知识和手段很难适应编辑审核工作。因此,媒介融合迫使其必须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数字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编辑主体必备能力之一。

编辑主体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字化版面设计能力,推动编辑活动与网络技术的融合,展现网络时代特色;要坚持学习相应的技术和手段,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提高抓取信息的能力;要熟练运用各种数字媒体的编辑加工技巧,在主客体互动中求得协同发展;要利用智能化过滤软件管理网络空间中的言论,拓展智能技术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四、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整体综合能力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必须要具有强大的综合能力。一是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新闻编辑工作需要改变传统幕后工作,转战台前市场,这就需要提高与记者或者社会的互动能力,尤其需要加强网络沟通能力。同时,需要具有网络直播的控场能力,有效达到新闻直播的有效性。二是需要具备新闻解读能力。新闻编辑需要多运用修辞手法制作通俗易懂的新闻信息,正确理解传播新闻信息。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环境下,传统新闻编辑工作已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提升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的“四项”能力势在必行。新媒体环境下,需要编辑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自身的历练,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继续发挥主体创造性,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遵守职业道德,发挥导向作用,做一个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传媒人。 (作者单位:兴县融媒体中心)